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王铭俊 通讯员 张亚娜 夏昕

当前,流感等春季传染病正处于高发期。建议广大市民日常出门,仍要做好基本的防护,戴好口罩。


【资料图】

但是面对不同类型的口罩,该如何正确选择呢?今日,湖南省疾控中心权威解答。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可覆盖使用者的口、鼻及下颌,用于普通医疗环境中佩戴、阻隔口腔和鼻腔呼出或喷出污染物。口罩上应配有鼻夹,鼻夹由可塑性材料制成,鼻夹长度应不小于8.0cm,口罩的细菌过滤效率应不小于95%。

推荐使用场所:超市、商场、交通工具、电梯等人员密集区;室内办公环境;医疗机构就诊(除发热门诊)的患者;集中学习和活动。

医用外科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是指用于覆盖住使用者的口、鼻及下颌,为防止病原体微生物、体液、颗粒物等的直接透过提供物理屏障。口罩上应配有鼻夹,鼻夹由可塑性材料制成,鼻夹长度应不小于8.0cm,具有防合成血液穿透性(即表面防溅湿功能),口罩内侧面不应出现渗透,口罩的细菌过滤效率应不小于95%,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应不小于30%。

推荐使用场所、人群:普通门诊、病房工作医护人员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工作人员;从事与疫情相关的行政管理、警察、保安、快递等从业人员;因呼吸道传染病居家隔离及其共同生活人员。

医用防护口罩

医用防护口罩可用于医疗工作环境下,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口罩应覆盖佩戴者的口鼻部,应有良好的面部密合性,不应有呼气阀。

口罩上应配有鼻夹,鼻夹应具有可调节性,口罩带应有足够强度固定口罩位,口罩对非油性颗粒过滤效率应不低于95%(即KN95/N95的字面意义),具有防合成血液穿透性能(即表面防溅湿功能),同时还应有良好的密合性和适合性。

推荐使用场所、人群:急诊科、插管手术、发热门诊工作医护人员等;对呼吸道传染病密切接触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公共卫生医师;呼吸道传染病疫情相关的环境和生物样本检测人员以及从事境外输入和污染传播高风险岗位人员使用,公众在人员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的高度密集场所或密闭公共场所也可佩戴。对于高风险岗位工作的专业人员,建议优先佩戴头戴式KN95/N95防护口罩(比耳挂式的密合性能更佳)。

Tips:医用防护口罩以及KN95/N95口罩(KN95/N95口罩同时具有防液体溅湿功能的即可称为医用防护口罩,不具备表面防溅湿功能则不能称为医用防护口罩),相比医用外科口罩的平面设计,一般为立体设计或蚌型,口罩密合性更强。

符合GB2626的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KN95/N95口罩)可以防雾霾,医用防护口罩也可以防雾霾;两者对非油性颗粒物过滤效率均应≧95%,但医用防护口罩参考的GB19083,表面应具备一定的防合成血液穿透性,因此在进行感染性外科等有血液喷溅的高风险医疗操作时,具有防溅湿性能。

参考GB2626标准的KN95/N95口罩,标准本身不强制要求防湿性能,因此一部分口罩没有防合成血液穿透性能,不适合在高风险医疗操作中佩戴,仅适合工业防粉尘或防雾霾使用,因此在选用时,应注意甄别。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