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春分已至,农时不等人。3月16日,云南省召开2023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视频会议,全面部署相关工作,要求要聚焦种子、农药、肥料3类农业生产必备物资;紧盯生产点,、批发点、零售点;瞄准菜篮子等农产品重点生产区、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乱象多发区、互联网门店及产品配送区。

近年来,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省级相关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严厉打击无证经营、假冒伪劣等违法违规行为,为保障全省粮食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农资领域依然存在种子纯度不合格、农药有效成分含量不符合要求、兽药含量不合格、肥料养分含量不足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对此,会议要求,各地要强化源头监管,按照“谁发证、谁监管、谁负责”的要求,强化种子、肥料、农药、兽药、饲料等农资产品登记注册和审批管理,把好准入关口。推进农资产品追溯管理和平台建设,建立健全“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农资追溯管理制度。以农资产品绿色安全为导向,坚决淘汰存在安全隐患的农药、兽药。

同时,坚持强化质量监督抽查,将问题多发的区域、市场、产品和企业纳入重点监管范围,明确监管重点,加大检测频次,做到“即抽即检”“即检即报”“即报即查”,增加监督抽检产品的力度和覆盖面,提高监督抽查效率,对抽查不合格的农资产品及时下架、坚决收缴,确保农民买到放心农资。

此外,会议指出要适时公布一批农资打假典型案件,以案件查处持续推进农资打假深入开展。加强联合办案机制的建立,对涉及面广、群众反映强烈的制售假劣农资案件和区域性制假售假案件,加强“两法”(农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工作衔接,要及时立案、挂牌督办、联合查处、限期结案,有效震慑违法分子,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据了解,2022年,云南省各地共出动执法人员7.1万人次,检查农药生产企业19家次、农药经营门店2.74万家次、整治农药违法违规512起、排查问题隐患1670个、没收农药11.81吨、罚没款246.28万元;检查兽药生产企业6409家次、整顿兽药市场1534个、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查获假劣兽药1433.6公斤、罚没款49.5万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坚强保障。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郜晋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