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大家看一下厂里的环境”“简历投完,等我们给您打电话就好”……31岁的吉浪浪在网络直播间忙碌而有序地介绍情况、回复提问。通过他的直播,求职者不仅能直观浏览工作环境,还可免除中间环节,直接向其了解用工单位的薪资、福利待遇等。
吉浪浪曾是苏州一名从业7年的电镀工,2021年他从工厂辞职,进入直播招聘行业,成为一名互联网招聘师。“月收入6000元至20000元,多劳多得。”吉浪浪告诉记者,眼下直播带岗发展迅速,他与七八家工厂长期合作,未来计划将业务进一步拓展到保姆、保安、娱乐主播等领域。
吉浪浪在生产车间直播。(苏轩 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记者近日在广东、浙江、江苏三个就业大省调研发现,随着我国新经济、新产业的快速发展,新就业形态催生了大批新职业,进一步拓宽了就业空间。
区丽萍的家乡在广东省肇庆市岩前村,毗邻风景秀美的七星岩景区。2018年,区丽萍裸辞外贸翻译工作,与家人一起承租农房、开办民宿,成为一名民宿管家。从民宿的装修设计到日常管理,区丽萍和家人“一手包办”。民宿开张首月,营业额达8000多元,此后渐入佳境。
“自学做公众号和海报,举办免费的手冲咖啡课、端砚鉴赏课、茶道课、英语角等,提高客人入住愉悦感。”区丽萍说,新的职业身份让她充满自豪感,“做一份自己喜欢的事业,又能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
当前,以新职业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成为劳动者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也带动了灵活就业群体的发展壮大。有关数据显示,我国以网约配送员、互联网营销师、在线学习服务师等为代表的新职业从业人员数量持续增加。
“新业态及灵活就业群体的崛起,客观反映了经济社会的最新发展情况,以及群众在追求高质量生活中产生的新需求。”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张彤认为,一些新职业由于收入高、时间及工作方式灵活,逐渐成为年轻人就业的新方向,为劳动者提供更多职业选择。
29岁的金先生2021年从杭州某电商企业离职,成为一名自由撰稿人,为企业做策划、撰写商业评论等,月均收入两三万元。“现在的收入与我之前在电商企业的收入差不多,但时间更自由,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内容。现在的年轻人更愿意以自己接受或喜欢的方式找工作。”他说。
“社会的进步在于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的机会,每个人都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不被传统观念束缚。”区丽萍说。
广东肇庆岩前村的一家民宿在组织手冲咖啡活动。(区丽萍 摄)
对于灵活就业劳动者而言,如何保障自身合法权益,是社会关注焦点之一。重庆姑娘蹇代莉大学毕业后,进入演艺行业,成为一名群众演员。蹇代莉告诉记者,为让自己退休后有保障,她在老家购买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为支持和规范发展新业态及灵活就业,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多地出台了相关政策举措。江苏创新职称评价体系,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兴领域人才,明确职称评审专业动态调整,探索将数字经济、养老护理等新职业纳入职称评审范围。
浙江试水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评估机制,推行新就业形态劳动定额标准,发布典型新就业形态行业用工示范文本。2022年以来,广东省江门市把网约车、外卖等新业态从业人员纳入工伤保险参保范围。
“要调动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社会组织等多方面支持就业的积极性,加强新业态及灵活就业人员的权益保障,形成稳就业的强大合力。”张彤说。
记者:刘巍巍、黄浩苑、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