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杨凌示范区实施校企协同“五联一抓”助力乡村振兴以来,已完成228项任务,产业项目投入5200多万元。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过10万元的村达到40个,其中50万元以上的5个,创新性地总结出了示范村“强产业树标杆”,提升村实施“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双向推进全面乡村振兴的“特色样板”。
“全区上下要按照‘优化升级、提质扩面’的思路,深化‘五联一抓’工作机制,坚持‘塑形’与‘铸魂’相统一,‘硬产业’与‘美环境’一起抓,下气力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着力打造以农业科技现代化引领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样板。”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黄思光在示范区2023年工作会上对“五联一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鼓干劲 强实施村集体经济发展走上“快车道”当前,正值太秋甜柿生长的关键时期,姜嫄集体经济太秋甜柿种植项目建设现场,一期51亩的柿子苗正在茁壮生长。
(资料图)
“经过前期的调研,我们了解到太秋甜柿的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收益可观。三年量产以后,亩产量达到5000~6000斤,51亩的产值可以达到1000多万元。”杨陵区揉谷镇姜嫄村党支部书记马战科说。
作为10个包抓示范村之一,在“五联一抓”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开展中,姜嫄村及时与包抓工作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揉谷镇政府、杨凌宏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和示范区、杨陵区两级住建部门取得联系,在新的发展浪潮中紧握机遇。
“村里项目建设遇到了资金难题,目前,我们正在帮助申请金融机构贷款,各类手续即将完备,不久后,我们就可以向金融机构去贷款。”杨陵区住建局派驻姜嫄村第一书记胡珂说。
“在‘五联一抓’工作中,我们镇第一时间成立了各村的‘五联一抓’办公室,为包抓村安排干部,组织各村及时梳理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积极协调上级部门以及包抓部门帮助和支持,把各个资源整合起来,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杨陵区揉谷镇副镇长洪小娟说。
“姜嫄村有苗木种植的基础和优势。今年,我们重点围绕‘造型苗木’和太秋甜柿种植两大板块,发挥我们林学院的科技优势,在苗木选育、品种多样化以及造型特色化方面开展一系列工作,把造型苗木产业做大做强。同时,通过与研究柿子种植的专家联手,与学校相关平台对接,推动太秋甜柿成为村集体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姜嫄村五联一抓工作队队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书记、院长黄明学说。
建机制 趟路子首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新模式在近一年工作推动中,西农大、杨职院和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驻区企业以及两级部门组建了53支联合包村工作队,结合各村特色,从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壮大、村容村貌提升、群众收入增加、党建引领等方面发力,为各村乡村振兴工作顺利推进注入了智力、技术和资金支持,提出了推进措施和实施路径。
3月24日,记者在杨陵区揉谷镇田东村的设施大棚里看到,嫩绿的甜瓜苗已经开出了黄色花朵。“包村工作队来了以后,帮村集体经济发展找到了合适的产业。这一茬甜瓜估计4月底就能上市,预估第一茬产值能达到40万左右。下一步,我们将启动实施大棚建设工程,进一步扩大集体经济产业园。”田东村党支部书记赵大伟说。
田东村是43个乡村振兴提升村之一,村集体经济发展相对薄弱,没有形成特色产业。
据揉谷镇田东村五联一抓工作队队长,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乡村振兴学院负责人黄璞介绍,针对这一现状,他们充分利用“五联一抓”工作机制优势,在杨陵区副区长樊兵的大力支持和协调推动下,创新性的实施了“国有企业+村集体经济+民营企业”三位一体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模式。国有企业杨陵区农投公司以项目资金入股,投入150万;田东村以现有的六座大棚及其周边的土地折股量化150万元;民营公司杨凌雨露节水公司实施大棚改造、作物种植,以及运营和销售,折股75万元。这种模式适用于集体产业比较薄弱的村子,也是杨凌的首创。”
集体经济的发展最终是要让群众受益。谈及下一步工作时,赵大伟表示,集体经济有了收益,一部分作为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资金,一部分作为抗风险资金,剩下来的为村民分红。起初计划为全村60岁以上老人缴纳合疗,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村民享受的红利将会越来越多。
聚要素 凝合力共同描绘“乡村振兴”版图“五联一抓”方方面面的资源和要素,以不同形式和渠道,纷纷注入到村集体产业发展中,融入到乡村振兴的大浪潮。
目前,专家服务团队成员及师生累计5600多人次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培训和实践活动;包抓院系将包抓村的产业优势与科研成果有机结合;包联企业发挥管理、技术、销售等方面优势,带动包抓村壮大产业规模,拓展市场空间;包抓部门积极策划包装产业、基建项目,为包抓村争取项目资金支持。
在黄璞看来,“五联一抓”推动乡村振兴这种机制,因有效地把城市和农村、科技与乡村相结合,让涉农信息与资本等关键要素在乡村有效流动,对激活乡村的各种资源、用好各种资源,多渠道拓宽农民增收致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五联一抓”机制的支撑保障下,杨凌乡村振兴示范村、提升村产业更兴旺、环境更清洁、乡风更文明、治理更有效、农民更富有等特点正在逐渐显现,杨凌“趟”出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道路越走越宽。
如今的杨凌,在“五联一抓”工作组的强力推动下,各村产业特色更加明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基层组织更加有为、乡村治理更加有效……一批批特色鲜明、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正加速形成,一幅幅乡村振兴图景正徐徐绘就。记者:行波 张耀东
编辑:赵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