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个概念词挺火。
一个是“低龄老人”,一个是“银发红利”,着实吸引了一波眼球。
【资料图】
什么是低龄老人?我查了一下,特指年龄在60—69岁之间的老人。这个年龄段的老人身体尚好,头脑清楚,生活也能自理,因此被称为低龄老人。
既然是低龄老人,那就是老人群体中最接近青年的那一波儿,是可以继续参加工作,持续创造价值的。
当下,年轻人就业形势严峻,哦不对,是灵活就业者暴增,房价高企,生育率坠跌,老龄化加剧,社会经济活力严重不足。
如果大量低龄老人可以集体再就业,不仅能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还能增加劳动力,弥补之前已经吃尽的人口红利,一举两得,无疑是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巨大成功,这就叫“银发红利”。
听起来倒是很振奋人心了。
但关于这俩词儿,怎么说呢,给我的感觉,跟之前的“灵活就业”“自主就业”“动态防疫”“静态管理”等等,都是一个调性。
都是用一些听起来或是高深莫测,或是正能量满满的前缀形容词,美化艰难,糊弄人心。其本质跟”996福报“论没什么差别。
第一,提倡老人参加劳动,但超龄劳动者权益保障落实了吗?
就在三天前的凌晨,浙江宁波一名60岁老人,在中通快递分拣中心工作时猝死。
在岗猝死,家属认为这很明显属于工亡,公司却不认可。
争执不下时,当地人社局站出来,支持了中通公司的说法,理由是:逝者年满60周岁本身不属于劳动者范畴,如果没缴纳工伤保险,就不能认定为工伤。
那么问题就来了,年满60岁就已经不属于是劳动者,享受不到社保和工伤,那为什么还要呼吁他们参加劳动呢?
合着需要制度保护时,他们就超龄了,需要创造红利时,他们就成了低龄老人?
第二,即便低龄老人自愿参加劳动,现在的就业环境对他们友好吗?
且不论全中国有几亿人还在“灵活就业”,也不论每年有几千万大学生流向就业市场,更不论国考独木桥上百万大军的绵延厮杀。
单只“老年人的就业岗位从哪里来”这一个问题,就能戳破构筑宏愿的海市蜃楼。
这两天网上一则视频让人辛酸莫名。一个86年的男人,在东莞找了6天工作,终于找到一个招工的工厂。
结果还没进门,就直接被工厂门口的大喇叭给劝退了。
大喇叭里重复喊着:“86年以上的可以离开了。”
还有一名58岁的王叔叔,毕业于清华大学,退休前在一家外资企业做管理岗。
照理说,他的条件在低龄老人中算很好的了。但求职时也是屡屡碰壁,除了保安、保洁之类的职业之外,可供选择的余地实在太少。
这怨工厂和企业吗?他们也很难。
怨市场没活力,企业发展环境不好?可市场得有人消费才活跃得起来。
我们太擅长高屋建瓴畅想未来的宏大叙事了,却总是没人愿意低下头看看虚无的地基。
粉饰太平,比直面残垣断壁更让人绝望。
前者是鸵鸟精神,代表着自我欺骗式的圈地自嗨和沉沦,而后者,尚有痛定思痛,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可能。
不是口号喊得响亮就能万事大吉,事实上我们全都明白——
不是调动老年人积极性的问题,而是有没有充足的工作岗位的问题;
不是年轻人愿不愿意生的问题,而是敢不敢生的问题;
不是老百姓舍不舍得花钱的问题,而是有没有钱花的问题;
我们不要灵活就业,我们需要稳定就业。
低龄老人的称呼并不让人高兴,相反,它暗示着当牛做马遥遥无期。
银发红利听起来可喜,但在尚未白头之时,这批人已奉献过数十年的人口红利。
在想着怎样从他们身上继续榨取红利之前,是不是应该多想想怎么给他们创造红利。
我们不要精神PUA,我们需要幼有所养,老有所依,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这都是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保障,一点也不过分。
减轻三座大山的重压,老百姓手上有了余钱,消费自然增长,企业自然健康,市场自然有活力,可提供岗位自然增多,年轻人结婚生子水到渠成,生育率降低和老年化加剧都能得到有效缓解。
把源头问题解决好了,一切自然就像米诺多骨牌一样迎刃而解。至于老人们是颐养天年还是发挥余热,就不再是一个迫在眉睫的必做题,而是全凭喜好的选择题。
若总是装傻充愣,放不下自身利益和短期利益,那就只能做好迎接末日的准备。
所以,希望这些残酷的新词,以后不要再出现,或者说,不要以伟光正的形式,如此喜气洋洋大张旗鼓地出现——它们本该是耻辱。
也希望那些粉饰无度的人们能明白,国计民生,容不下颠倒黑白的文字游戏。
把一个国家忽悠成阿Q,受苦的只能是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