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一大批“测评”平台和博主应运而生。“先看测评,后购买商品”,成为很多人的日常消费习惯。只不过,有时能成功“种草”“拔草”,有时却掉进了“坑”里。

缺乏测评标准、自立测评标准、测评标准前后不一致;夸大宣传、虚假测评、测评产品与实物不符、做商业性广告……中消协3月21日发布的《“第三方测评”对消费者权益影响调查报告》显示,当前市场上具备法人背景的“第三方测评”账号仅占比23.4%,准入门槛低。超九成涉嫌存在测评标准类问题,过半涉嫌存在商测一体问题。少数“第三方测评”非但无法帮助消费者做出正确判断,反而影响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跟着测评买就稳了? 中消协:“第三方测评”质量参差不齐


(相关资料图)

如今,在互联网平台上,从美食、穿搭、护肤品到数码产品、小家电甚至玩具,可谓“万物皆可测评”。不少测评笔记在封面图留下醒目的评价,诸如“必入”“谁买谁后悔”“不是智商税”等。

图源:中国消费者协会

与我国现行的国家质量监督抽查、企业自主委托的检验检测不同,“第三方测评”通常是指未取得国家检验检测资质认定的组织或者个人,宣称通过自身测评或引用对比专业检测结果、分析调研数据、表达主观使用感受等方式对商品的质量、功能、设计、服务、性价比等方面进行横向或纵向比较,并将结果主要通过自媒体以图文、视频或直播的形式进行发布推广,为消费者提供购买参考。

中消协调查显示,近八成消费者会在购物前观看“第三方测评”作品,大多为数码家电和美妆护肤。

“消费者没有选品时间,而市场上的消费品品质参差不齐,通过第三方测评来了解产品优劣,可以减少选品时间,并获得一定的产品知识。因此踩中市场需求的第三方测评迅速走红。”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表示。

然而,中消协对抖音、微博、小红书、快手、B站、西瓜视频、微信平台等12个互联网平台共计350家“第三方测评”账号进行体验式调查后发现:93.1%的“第三方测评”涉嫌存在测评标准类问题,其中缺乏测评标准的主观性测评多;55.7%的“第三方测评”涉嫌存在商测一体、以商养测类的模式难保公正性;37.2%的消费者反映通过观看“第三方测评”所购买的商品出现过质量问题;35.7%的“第三方测评”存在涉嫌虚假测评类问题。

以测评之名行带货之实,看似客观中立实则为了利益

此次中消协体验式调查发现,一些“第三方测评”存在缺乏测评标准、自立测评标准、测评标准前后不一致等问题。

而梳理媒体报道发现,这些情况之前也并不少见,甚至可以用五花八门来形容。

图源:中国消费者协会

一些测评机构标榜权威,但缺乏检测资质。在某社交平台上一则关于婴儿奶粉的测评中,测评机构宣称购买了6款婴儿奶粉,找到业界权威机构进行营养成分分析、有害物质检测等测评。但无论是测评视频还是文章,均未说明到底选取的是哪家“权威机构”。

一些测评平台自立标准,给商品做评级或推荐。测评标准不同,得出的结果可能会完全不同。以拉杆箱为例,一家测评平台选取了5个品牌的拉杆箱,通过对拉杆性能、噪音、重量、抗压能力等方面的测评,得出的结论是某品牌旅行箱“价格贵,抗压能力差,坠落易变形,性价比一般”。而另一家测评平台在对拉杆箱的测评中,通过外观细节、拉链使用感受、材质、拉杆、轻便性等方面的测试,得出的结论却是上述同一品牌同款旅行箱“最靠谱”。

图源:中国消费者协会

此外,“以商养测”也让一些测评内容变了味。记者在多个互联网平台发现,一些测评报告会在封面图片上标记“赞助”两个小字,还有的测评报告下直接附带“推荐商品”的购买链接或优惠券,“假测评、真广告”屡见不鲜。

“测评者扮演的是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双重角色。”曾做过测评博主的沈霖向记者透露,“第三方测评”并非公益分享,从业者往往与商家合作捞金。为了包装合作品牌,测评一般会避重就轻。

2022年3月,一名拥有10万多粉丝的数码博主被判赔偿8.6万余元,原因是“发布虚假测评损害企业名誉权”。业内人士指出,虚假的测评信息不仅会错误引导舆论,也会侵害生产者及经营者的名誉权,扰乱健康的市场秩序。本案明确了测评言论的合理边界,规制了网络虚假测评行为,对营造清朗有序的网络空间、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具有积极意义。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杨海平认为,总体而言,目前互联网第三方测评机构仍处于发展初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机构数量不少,但影响力相对不足,部分机构公正性存疑,难以确保作为第三方测评机构的权威性。二是测评机构发展较快,但商业模式的成熟度相对不足,主要是没有处理好公正性和营利性之间的关系。三是测评机构比较活跃,但规范性相对不足,主要是准入门槛低,监督管理不够。

专家:设置准入门槛,加大监管力度

数据显示,10年来,国内数字零售交易规模增长9倍,目前已超过13万亿元。巨大的市场意味着广阔的需求。相对于商家的“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测评机构应成为合格的“第三方”,而不是属于市场上的“甲方乙方”。消费者信任是测评的核心竞争力,专业公正是测评发展的“压舱石”,这应当成为整个行业的共识。

针对“第三方测评”暴露出的诸多问题,北京市中闻律师所律师李斌认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应协同发力。应明确规定从事“第三方测评”的准入条件,设置基本准入门槛并制定合理的申请审批机制,针对从事商业行为的测评账号进行统一备案管理,强化对测评人员的审核,推进实名制认证,商品信息认证,使测评者和商品信息有源可溯,营造良好的“第三方测评”环境;夯实“第三方测评”主体责任,做到“谁测评、谁负责”;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建立消费投诉的“绿色通道”。

2021年11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提出,通过互联网媒介,以竞价排名、新闻报道、经验分享、消费测评等形式,或者附加购物链接的其他形式推销商品、服务的,应当显著标明“广告”。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范世乾认为,针对第三方测评机构发布的内容,市场监管部门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精准定性、严格执法。“属于广告范畴的,根据《广告法》进行监管,看相关测评内容是否构成虚假广告;若构成不正当竞争,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予以处罚;涉嫌推销假冒伪劣商品的,根据《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予以处罚。”

中消协则建议,平台方需进行账号身份认证,强化问题账号审核。如对测评类账号进行身份认证,设置“第三方测评”标签,通过账号标签向消费者进行正面推广,针对未持有相关标签的“第三方测评”账号进行限流或屏蔽。加强对平台内的测评账号建立作品审核、信用投诉、宣传带货管理以及账号粉丝管理等多重监管机制,以保障消费者不被误导。建立“健康账号管理体系”,为测评账号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管理指标。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 刘旋 综合人民日报海外版、半月谈、工人日报、海报新闻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