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们,晚上好。修鞋、修自行车、换拉链、配钥匙……你有多久没在大城市里见到这些小摊位了?今天我们把目光对准它们。“磨剪子嘞,戗菜刀……”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类似这样富有腔调的吆喝声成为大街小巷里独特的音符,承载着不少人对于远去生活方式的亲切回忆。进入新世纪,在城市街头、社区门口,细碎的工具撞击声中,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修小补”摊位前总能聚集不少居民。鞋底有了磨损、自行车链条掉了、衣服拉链坏了、雨伞断了伞骨,家用的物品有了小毛病,找地方修一修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在工具的帮助下,摊主三下五除二灵活操作,就像变戏法似的让这些物件重新焕发生机。随着城市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格局和空间被重塑。商圈越来越多,楼房越来越高,不少人发现,能够容纳“小修小补”的地方却越来越少。不过,对于“小修小补”的需求还是真实存在着:对市民来说,“小修小补”省事儿方便,能降低生活成本,还能带来解决生活琐事的满足感;而对许多摊主来说,这不失为一种凭手艺吃饭的就业选择。在避免一些摊主占道经营、流动摆摊造成安全隐患的同时,不一刀切地把类似供给排除在城市生活之外,要求城市治理者创新方式、提高精细治理水平。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前不久,商务部举行新闻发布会,部署了积极推进便民生活圈建设的工作,明确提到“让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让“小修小补”回归百姓生活,不是简单的“昨日重现”,而是要“规范有序”,这其中蕴含着城市治理思路的优化完善。在做好管理、守住安全底线的前提下,在城市规划建设和更新中给“小修小补”留下空间,反映了通过创新治理方式让便利生活与优美环境兼得、让现代气派和市井气息共存的理念和追求。当然,建设便民生活圈不能只靠“小修小补”,还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推动补齐便民服务设施短板,完善生活基本保障类业态和品质提升类业态。近年来,全国80个试点地区共建设便民生活圈1402个,涉及商业网点28万个,覆盖居民社区2766个,服务居民3200多万人。一个个数字背后,是便民生活圈不断织密民生服务网络、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探索实践。作为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神经末梢,便民生活圈建设也在随着城市商业快速发展而不断迭代升级。当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的社区商业日益便利化、标准化、智慧化、品质化,这样的便民生活圈,不仅惠民生暖民心,更有助于拉内需促消费,畅通城市经济微循环。便民生活圈建设看重的不仅是实用价值。从买菜吃饭到逛街寄快递再到小修小补,不少业态本身就是城市生活链条上的重要一环,是近在咫尺的生活烟火气。此前有学者提出“重建附近”,倡议人们重新看到附近、关心附近,重建附近和日常的联系,由此在城市里感受到更多的人情味、归属感。民生小事映射社会温度,服务意识体现人文情怀。这或许也是保留“小修小补”、推进便民生活圈的深层意义所在。这正是:一砖一瓦,建高楼大厦。一针一线,添烟火气息。(周珊珊丨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