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长沙晚报12月28日讯(全媒体记者 彭玮蔚)据世卫组织统计,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前列,而在疾病的各类传播途径中,唾液是主要途径之一。28日,市人大代表蔡蔚向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提交建议,在各餐饮场所大力推广公筷,提升全市公共卫生文明水平。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传统,早在夏商时期就有“分餐制”。但宋代以后,“共餐制”成了主流,明清之后,共餐制彻底取代分餐制。

“长沙被誉为美食之都。我在调研中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餐馆就餐或者聚餐,但大家使用公筷的习惯还有待提升。”蔡蔚说,同时由于公筷没有统一标准,所以有的餐厅主动提供公筷,有的不提供,有的餐厅公筷是黑色的,有的是棕色的,市民无法直观分辨。

“其实,使用公筷好处多多,可以有效阻止如幽门螺旋杆菌、传染性肝炎等疾病传播,最大限度减少交叉感染和疾病传播的机会。”蔡蔚告诉记者,这也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蔡蔚建议,由政府牵头,在电视媒体、纸媒、官微等多渠道宣传推广公筷的意义,增强市民使用公筷的意识。

“有关部门可以引导,要求餐饮行业必须提供公筷,并主动对就餐人员进行宣传、引导就餐者正确使用公筷。”蔡蔚表示,可以制定统一的公筷标准推广,并通过出台地方性法规进行规范。如:颜色统一用白色(代表“干净、卫生”)或绿色(代表“健康、环保、安全”),与我们常规使用的筷子颜色(黑色、棕色等)容易区分;放置位置,一般建议靠自己餐盘近的为“私筷”,距离餐盘远的为“公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