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补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战略科技力量、重大创新平台、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的短板,3月5日,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重庆代表团向大会提交《关于增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能力的建议》,呼吁从国家层面给予支持,增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能力,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形成更多标志性成果。
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机制不断完善
代表们说,三年来,川渝两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重点突破,加强统筹协调,促进优势互补,推动集群发展,协同联动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
【资料图】
川渝协同创新机制不断完善,两地签订“1+6”科技创新合作协议,全方位深化创新合作。成立川渝协同创新工作组,定期召开工作组会议,商定川渝协同创新重大事项清单和工作清单,共同推进编制重大规划、重大科创平台建设、重大项目实施和重大政策制度。共同争取一批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川渝。
共建西部科学城取得新成效
代表们认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效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共建西部科学城取得新成效。加快布局战略科技力量,超瞬态实验装置等9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金凤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平台揭牌投用,联合微电子中心获批组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累计引进建设新型研发机构22个、科技创新基地137个。两江协同创新区也引进大量创新平台。
其次是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取得新突破。实施成渝科技创新合作计划,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联合实施攻关核心技术项目115项。
与此同时,毗邻地区协同创新取得新进展。
加快补齐关键短板,增强协同创新能力
代表们认为,目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综合竞争力、产业协同竞争力、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战略科技力量、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才资源缺乏,科技创新合作深度广度也不够,增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能力尤为迫切。
代表们呼吁,支持布局战略科技力量,建议建设国家轻金属技术创新中心、未来科创园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临床医学中心、国家基础学科中心等创新资源优先在成渝地区布局。
代表们呼吁支持成渝地区与国家联合实施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建议国家支持重庆围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重点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产业技术瓶颈;支持高水平科研机构在成渝地区布局,建议国家引导大型国企、国内外知名高校、国家一流科研院所在成渝地区尤其是在重庆布局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
代表们还就支持成渝地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引进高水平创新人才、开展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等提出建议。(陈国栋)
值班编辑:陈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