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消息,位于美国五大湖区的九英里峰核电站,迎来美国首个1兆瓦核能制氢示范堆的运行。该设施是美国首座1000千瓦规模核电清洁制氢示范设施,每天可生产560千克氢气。核能是一种低碳、高效的一次能源,其铀资源可以循环利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人们掌握了日益先进和成熟的核能技术,成为人类大规模工业制氢的最佳选择。

据了解,氢能被认为是21世纪的理想能源。发展氢能源是优化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真正实现碳中和的优选之举。

全球主要经济体均针对氢能制定了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日本规划2030年氢气供应量达300万吨/年,2050年进一步提升至2000万吨/年;美国规划2030年清洁氢产能达到1000万吨/年,此外,美国通过IRA对制氢进行税收抵免;欧洲规划2025-2030年安装至少40GW可再生氢能电解槽,生产1000万吨可再生氢能,并通过碳关税支持氢能发展;中国则明确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提升至国家能源战略高度。


(资料图片)

我国碳排放量位列全球第一,长期发展会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而氢能凭高效减排,储量丰富,来源广泛等优势,既为燃料亦为能源发展使用,成为我国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要路径。

中国氢能联盟数据显示,在碳中和情形下,预计到2060年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由目前的0.37亿吨增至1.3亿吨,在终端能源消费占比由目前的5%提升至20%,工业及交通将是主要增量领域。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凌逸群预计,将来整个石化行业通过绿电变绿氢,由绿氢代替,未来的产业规模至少是千亿级。

华鑫证券指出,碳中和成为全球范围重要议题,氢能源具有来源多样、清洁低碳、灵活高效、应用场景丰富等特性,将逐步替代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成为全球能源重要载体。目前,氢能在全球能源占比仅0.1%,根据全球主要能源研究机构预测,2050年氢能占比将达到12-22%,空间广阔。

目前,现有制氢技术大多依赖化石能源,无法避免碳排放。而根据氢能生产来源和生产过程中的排放情况,人们又将氢能分别冠以灰氢、蓝氢、绿氢之称。

主流制氢方式包括化石燃料制氢、工业副产氢、电解水制氢。据测算,在0.4元/kWh电价下,碱性电解制氢成本约为25.79元/kg,PEM电解成本为32.57元/kg,碱性电解制氢成本已低于氢气售价,与蓝氢成本相近。电解水制氢成本对电价高度敏感,若电价低于0.2元/kWh,电解水制氢成本将低于多数场景下的灰氢成本,若低于0.1元/kWh,则可完全平价。在市场化电价环境下,零电价甚至负电价时有发生,若充分利用电价波动性,电解水制氢可实现高额收益。

因此,目前电解水制氢成为最优解之一,高成长性也带动了电解槽招标超预期。2023年1-2月,已公开招标电解槽的绿氢项目共8个,合计电解槽招标量达763.5 MW,同比增长近3倍,绿氢项目开工超预期,有机构预计电解槽设备市场空间看向翻倍。

同时,新的制氢解决方案也在不断探索之中。核能代表高效、低耗、环保和清洁。核能制氢将两者结合起来大规模生产氢气,这是未来大量氢气供应的重要解决方案,并为可持续发展和氢经济开辟了新的道路。目前,美国、日本、韩国、法国和其他国家正在研究核能制氢。中国200MW高温气冷堆商业示范电站建设已被列为国家重要科技项目,被认为最有可能突破核制氢反应堆类型。

相关概念股:

中广核矿业(01164):中广核矿业是中国第一、全球第三大的核电集团中广核集团下属上市子公司之一,亦是中广核集团旗下海外铀资源开发的投、融资的唯一平台。

中核国际(02302):中核集团是中国唯一建立了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的国有独资企业,是中国核电站的主要投资方和业主,是核电设计、核燃料和核技术设备供应商。

中广核电力(01816):公司是全球首家单一经营核能发电业务的上市公司,运营管理25台在运核电机组,装机容量2826万千瓦,占中国大陆53%;管理6台在建核电机组,包括受控股股东委托管理的惠州1、2号机组以及苍南1号机组,装机容量709万千瓦,占中国大陆40%。

上海电气(02727):公司产品包括火力发电机组(煤电、气电)、核电机组、风力发电设备、输配电设备、环保设备、自动化设备、电梯、轨道交通和机床等。2021年新增能源装备订单612.6亿元,其中核电新增订单从2020年的74.22亿元同比增长19.91%至2021年的89亿元。

东华能源(002221.SZ):公司与中核合作建设高温气冷堆项目,倾力打造零碳产业园标杆工程,公司将与国内研究机构联合推进核能制氢项目,进一步打开氢能产业;

佳电股份(000922.SZ):公司主氦风机是第四代核能系统安全特性的高温气冷堆核心设备,高温气冷堆可以大幅降低制氢成本,可为后石油时代核能制氢展现光明前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