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梳理2018—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发现,“科技”一词出现了84次,“创新”一词出现了198次!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提出要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如何以科技创新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兵器装备集团的2位全国人大代表——中光学股份李智超、红宇精工邵洪婷,积极建言献策。

强化先进光学技术 引领光能源产业创新发展

李智超代表

中光学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

光热储能发电技术产业化应用市场前景广阔,我国在该领域基础优势明显,可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这对于改变我国现有新能源产业结构,构建更加清洁、安全、高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型能源体系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集聚创新资源,开发新一代高效聚光集热系统

集聚国内外行业顶级专家组成创新团队,建立国家新质光热技术创新中心与试验验证中心。

以破解现有聚光光热技术产业化的难点痛点问题为重点,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高效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

以节能创能型绿色建材为重点,加快建设高水平中试基地,打通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高端关键环,为产业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实施“聚光工程”,建设一批新质光热创新示范基地

培育一批具备承担国家能源战略发展使命的龙头企业,实施阳光资源科学开发与高效利用的“聚光工程”。

支持龙头企业引领建设一批新型高效聚光光热系统、光热发电系统、绿色节能创能型零排放建筑等创新示范工程,促进新型光热技术走向成熟,加快推动应用与推广。

规范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化发展

我国光学加工与制造产业链条成熟且齐全,不仅具备大规模化高品质低成本设计制造新型聚光光热系统及节能创能型光学建材的产业化基础优势。

现有光学加工技术与产业发展也急需新兴产业带动实现提质升级,通过构建新质光热技术发展新路径,打开产业发展无限空间。

强化顶层设计,规范产业发展体系,制定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与规范,形成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发展格局。

加强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科技创新联合体

邵洪婷代表

红宇精工研究一所主管设计师、高级工程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目前,企业R&D经费占全社会R&D经费的76.9%。从这个数据来看,我国企业在科技结构中整体上已经占据“主体”地位。

当前,受既成体制的影响,大部分企业在应用研究类项目、成果转化类项目的争取、决策、实施和成效评价等方面仍处于弱势地位,“主导”作用十分不明显。

强化宣传引导

国家相关部委出台政策规定,增强全社会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科技创新联合体意识,营造应用研究类项目应以企业为主导的创新科研生态环境。

立项流程增设企业评估应用前景程序

企业参与立项评审可有效解决项目研究内容重复、应用前景不佳等问题,凸显“出题人”地位。

确保企业项目承制权

在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具备同等研发能力情况下,国家各部委在确定项目研制权时应注重向企业倾斜,尤其是技术成果转化类、应用研究类项目。

深化产教融合

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强化企业科研人员交流学习,让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成为应用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共同体。

支持领军企业与高校联合办学育人,培养更多能够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的卓越工程师。

给予企业项目结题考核评价权

应用类研究项目结题环节,企业应具有一定比重的考核评价权。

考核评价专家库内企业高端技术人才应占有较大比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