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娅)2022年来,南川区进一步聚焦“两个健康”工作主题,以民企诉求为牵引,创新服务供给,探索健全政企沟通四项机制,在纾困解难、跟踪服务、亲清交往等方面持续发力,持续赋能“两个健康”。2022年,南川区新发展民营经济市场主体9009户,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289.8亿元,民营经济实现稳中向好发展。

健全问题会商机制 纾困激活力


(资料图)

通过多渠道收集问题、多措施解决难题、多方位督导落实,南川区构建网络平台、行业部门、商(协)会、企业服务专员、民营经济人士接待日等五大收集渠道,推动民企困难“声音”一路畅通,共收集涉及融资、用工、销售等方面问题320余条。

同时,坚持“分级分类”研究解决问题,对属地镇街和行业部门能独立办理的问题,由责任单位限时办结,办结情况报区非公有制经济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以下简称联席办)存档备查;对需要跨部门协同办理的疑难问题,由区非公有制经济工作联席会议召集人牵头会商解决。2022年,召开会商会议5次、参与民企83家,疑难问题化解率达95%。

此外,南川加强涉企问题跟踪督办,区委督查办、区政府督查办和联席办对涉企问题办理情况进行跟踪回访,询问民企满意度;对未限时办结的问题现场研判促加快办结,力求取得最优解决结果。

健全跟踪服务机制 联动增合力

采取联动金融解钱荒、政法脱困境、产销对接拓市场、招贤纳才添智力,南川区完善“统战+金融+协会”助企融资工作模式,联动财政金融部门和银行金融机构,通过财政杠杆撬动和金融资金嫁接,着力破解民企“资金流”焦虑。2022年,帮助10686家企业获贷77.9亿元。

南川区建立统战政法部门服务民营经济联席会议制度,召开联席会议2次。开展“保市场主体、护民营经济”专项行动,清理涉民企“挂案”24件,助力民企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为民企提供法治体检53次,成功化解涉企矛盾纠纷107件,对1家民企做出微罪不起诉决定。

该区还建立民企产品供给名录和市场需求目录,为213家民企发布产品、服务供给及需求清单400余条,推动企业信息联通、订单共享、产能对接;组织51家民企参加智博会、西洽会等高层次展示展销,举办小微企业展销对接会和“农民丰收节”等活动3场,帮助民企拓销路、提产能。

积极探索镇街设点招、车间直播招、商圈定向招、川渝协同招等助企招工模式,南川区常态化开展“小规模、多频次、点对点”用工需求对接活动,帮助1300余家民企解决用工需求5600余人。

健全企业参与机制 公开促效力

倾听民意作决策。在编制行业发展规划和制定涉企政策措施前,南川区采取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书面函询、个别访谈等形式广泛听取行业协会和民企意见;开辟企业家建言献策“绿色通道”,确保出台政策更接“地气”。2022年,采纳吸收民营企业家意见建议23条,废止影响民企公平竞争行政规范性文件4个。

同时,通过广而告知宣政策,及时通过政务网、“两微一端”、民营经济大讲堂、走访谈心活动等公开发布、解读涉企政策,提高政策知晓度和民企参与率。

在主动公开保兑现方面,南川区大力提升政务公开透明度,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金融服务、水电气讯等公共服务资源信息公开力度和涉企税费减免公示力度,主动接受民企监督。2022年,累计落实涉企税费减免10.21亿元,均按相关程序进行公示。

健全亲清交往机制 履职添动力

两张清单厘清政商交往边界。南川区建立了亲清政商关系交往清单制度,列出“12个可为”“14个不可为”两张正负清单,从制度上明确政商交往边界,划清“政”依纪依规办事、“商”按市场规律经营的底线红线。

以三项测评评出干事创业新动力。南川区广泛开展“最差行政效能乡镇(街道)大家评”“最难办事科室群众评”和“政务服务窗口红黑榜评”活动,将营商环境的阅卷评分权力交给民企。通过门户网、南川日报、行政审批大厅等,对评选出的最差行政效能乡镇(街道)、最难办事科室和红黑榜政务服务窗口进行公示,以评促干、赛马比拼,全力提升党员干部服务民企质效,优化民企发展环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