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种社会现象的背后,必有其本质,现象层面的东西不过是围绕着本质兜兜转转而已。
当很多毕业以后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在自嘲自己是“现代版孔乙己”的时候,他们到底是在自嘲什么?
孔乙己是一个除了读书没有其他本事的人吗?
(资料图)
孔乙己是一个“好喝懒做”,还“总是偷”的堕落青年吗?
孔乙己是一个“站着喝酒”,放不下架子的清高知识分子吗?
不好意思,这些都不是“现代版孔乙己”的本质,“现代版孔乙己”的本质是什么?是一个我们每天都能接触,随处可见而且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的东西——商品。
大家想一想,现在的大学生毕业以后,除了家里有矿可以回去继承家业的,以及“走到宇宙尽头”考编上岸的极少数人以外,留给其中绝大多数人的选择是什么?就是走进劳动力市场,把自己的劳动力作为一种商品拿到市场上进行交换,如果达成了交换协议,那么企业支付给你的工资,实质上对应的就是你劳动力的市场价值。
除此之外,他们还有其他的什么本质吗?
没有了。
所有的现象,都从他们的劳动力仅仅是作为一种商品在市场上进行交换这一本质发生和发展出来。
为什么“孔乙己热”会同时伴随着“读书无用论”的观点交杂在一起?
大家想一想,商品的本质是什么?
商品的本质——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
你读了书,学习了东西,学校和家庭花费如此巨大的心血培养你,培养的是什么?是你的使用价值。
不读书当然也可以有使用价值,你可以直接到工地搬砖,不需要学历。但是作为读了书的劳动力,那就不一样了,它的使用价值范围更广,技术水平更高,学习东西更快,认识规律更容易,这一切都表现为读了书是有用的,而且很有用。
但是,大家不要忘记了,商品不仅仅只是使用价值,它还有一个属性,那就是价值。
任何一种商品的价值必须要在交换中才能表达出来。作为劳动力的你,你虽然具备了使用价值,但是你的价值要能够得以施展出来,就必须在劳动力市场上进行交换,达成交易,也就是得到了工作机会,进入到工作岗位上进行劳动,这个时候你的价值才能表现出来。
这就好像生产出来的牛奶,它一定是有使用价值的,那就是可以喝。但是如果它卖不出去,那么它虽然有使用价值,但是它的价值得不到表达,于是最后就只能倒掉,这样自然就有了“牛奶无用论”。
所以这个时候大家就会发现,读书有用论是对的,但是读书无用论也是对的。这两个看似完全矛盾的观点,其实并不矛盾。
因为读书有用,指的是你的使用价值,而读书无用指的是你的价值无法通过劳动表现的时候,那么就会出现读书无用的现象。
而这两个矛盾的现象,都是由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这一本质属性决定的。
所以,我们鼓励大家通过读书来培养和塑造我们的使用价值是对的,而且当你不作为劳动力商品出现的时候,读书还能扩宽你的视野、增强你眼界、丰富你的知识,这些都是受益无穷的。
但是,如果我们就此否定了“读书无用论”这一现象背后的实质,只是单纯片面的否定“读书无用论”的观点,不仅毫无意义,而且多少有些掩耳盗铃了。
既然作为“现代孔乙己”的本质,是劳动力商品,那么一旦他们走进劳动力市场,一切的现象就自然会通过他们的本质表现出来。
上面所说的“读书无用论”的传播只是其中一项,而另外一个典型的现象就是有的人指责的“读书人脱不下的长衫,放不下的架子”。
为什么放不下?
这还是从劳动力作为一种商品的本质发生和发展出来的。
我们衡量商品的价值尺度是什么?是市场稀缺性吗?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吗?是商品的用途和范围吗?
都不是。
真正的价值尺度,是马克思说的:“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
什么是抽象劳动,就是“人类劳动力耗费的单纯凝结”,这话还是有些抽象,简单说,就是学校和父母培养你所付出的心血。
也就是说,大学生身上所穿着的那件“长衫”,不是一块单纯的布料,同时还凝结着父母心血,脱下了这身长衫,意味着同时否定了这身心血。
所以就像网友说的:“明明十八岁就可以进厂打螺丝,可是父母花了那么多钱供你读大学,现在一下子有人要你亏本大甩卖,搁你身上你愿意啊”?
还不仅如此,心血的背后一定同时伴随着深切的期望。
大家还记得我们上学的时候,一旦贪玩或是不努力学习的时侯,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他们是怎么教育我们的?
“你要好好学习,将来才有出息。”
“你要考个好大学,将来才不用像父母一样干体力活。”
“你要好好读书,有了本事才能赚钱,才能过上好日子。”
我们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来自农村家庭,当父母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无一不包含着这样一层意思:你要读书才能改变命运,才能不像父母这样只能当农民和打工人。
而且父母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是歧视自己的工作和身份是农民和打工人吗?不是,他们说这些话的最淳朴原始的动机仅仅是:他们觉得自己作为农民和打工人实在太苦了,所以他们不想这种苦难再重复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在不断地告诉学生们,学好了才可以不用搬砖和打螺丝,所以他们发奋读书,奋战高考,好不容易读了个大学,然后一出来,社会又告诉他,你读了个架子,赶紧抛掉,别装清高,好好去车间和工地发光发热。这时候他们怎么可能不怀疑?
当然这个社会又告诉他们,不管是打螺丝还是搬砖,还是坐办公室,只有职业不同,没有贵贱之分。可是呢,社会同时给予这些不同职业、工种的人的待遇、福利、尊重、物资、医疗和教育保障等等却又往往天壤之别。
你告诉他们,到底什么是真的,什么是真的?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本质是社会赋予他的,不是他个人可以决定和改变的。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里,打工人的本质就是一种劳动力商品,而大学生,不过是一种受过高等教育,耗费心血更多,培养方向更倾向于脑力劳动的一种商品,但是不管赋予它多少特殊意义,他的本质还是商品。
既然是商品,那就必然得遵守商品运动的客观规律,这就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他固然可以通过努力提升自我能力,也就是使用价值,使自己在内卷的大潮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但是,他改变不了商品运动的规律里,随着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危机来临时,商品必然出现相对过剩的客观规律。
一旦这种过剩危机来临,劳动力作为一种商品,必然也同样遵守着商品生产的客观规律,出现相对过剩的现象。如同商品的相对过剩规律一样,一边是消费者需求并没有满足,但是另一边却是他们无力再消费,从而导致生产陷入延缓和停滞的局面。劳动力商品同样如此,一边是企业大量需要廉价和优质的劳动力,而另一边又是大量的劳动力失业。
劳动力的失业,其中就会表现为大学生作为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无法表达出来,这时候可不就读书无用了嘛。
如果是在个体农业时代,那倒没啥,大不了回家种地。
可是在大工业时代就不同,一切物质产品的生产皆以社会化大生产为核心,如马克思所说的:
“他个人的劳动力不卖给资本,就得不到利用。它只有在一种联系中才能发挥作用,这种联系只有在它出卖以后,在资本家的工场中才存在。……工人按其自然的性质没有能力做一件独立的工作,他只能作为资本家工场的附属物展开生产活动。——《资本论,第一卷》”
还有人会说了,你管整个全局干嘛,既然是大学生,读了那么多书,那就向下兼容嘛,去跟工人、农民竞争。向上卷那么难,那你就向下卷,先把自己的饭碗保住不是挺好吗?你管其他工人失不失业?
好吧,姑且什么培养的心血、什么殷切的期望、什么清高的架子,统统不要了,先来一波清仓大促销。
可是当这些大学生真的卷到了工人和农民群体里面以后,他们就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在同样的体力劳动里,他们根本不会比工人和农民占据任何优势,相反很多场景竞争不过工人和农民。这同样是由商品生产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在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里面,人类的劳动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一种能创造出远高于自己价值本身价值的商品,在机器大工业里,被严格的分成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并且逐步地加深着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对立。
企业往往会把一个工序分解成若干个局部、单一的工序,打螺丝的只需要打螺丝,上铆钉的只需要上铆钉。除了是适应大机器的生产形式,以追求标准化和高效化之外,同时也是降低熟练工人的反抗,因为你的工序拆分得越简单,可替代性就越强。
在这种工序的固定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逐渐被分离出来,打螺丝的只需要打螺丝,而管理打螺丝的,也只需要管理打螺丝,并不需要自己亲自打螺丝。
于是我们的教育为了适应生产,在培养劳动力商品的时候,也会逐渐把这两种劳动力的培养区别开来。本科学历以上的,大多数以脑力劳动的培养为主,职业技校的则以技术工种为主,而大多高中和初中以下的,到了劳动力市场上以后,则几乎完全以出卖体力为主。
这种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使得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很难适应那种纯粹的体力劳动,这就如很多体力劳动者,同样难以适应多数的脑力劳动一样。这也是不以他们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而这意味着这样一个扎心的事实:
“你穿起长衫是孔乙己,脱下长衫,很可能还卷不过骆驼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