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这是我最后一次谈“人性”了。

在此以前,最近几年,我写过不下十余篇文章谈这个问题了,然而,网络上一直还有关于人性究竟是善是恶的提问和讨论。题目的设计者具有明显的导向性,大概是为了迎合莫言关于人不如鬼,人心冷漠的观点吧。

进入正题——


(资料图片)

人性指的是“人的社会属性”。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人性是相对于人的生物本能而言的。具体地说,人的生物本能即“觅食及繁殖”的本能欲望,即所谓“兽性”。

对于具体的人来说,人性就是人的社会和谐性与生物本能性既矛盾又统一的动态水平线。

人的生物本能性相同,但每个人的社会觉悟不同,所表现出的人性就不同。因此,只有具体的人性而没有抽象的人性。

社会科学和文学都是在探究人的社会性和生物本能在不同“人”身上运动的复杂现象和规律。脱离了社会性谈人性,人性就失去了支点。

换言之,脱离了人的社会性和具体的人来抽象地谈人性,不是糊涂就是有意混淆视听。

有人反驳说,难道世事炎凉,人心冷漠不是事实吗?

这就牵涉到了关于如何衡量“人性”的标准问题。

人的社会属性有一个根本的特征,那就是“利益属性”。利益的矛盾纷争是人类社会运动的基本形式。抓住了“利益分析”就抓住了洞悉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钥匙。利益分析是个纲,纲举目张。

对待人性也是这样,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对人性的理解和诠释就会完全不同。

现举例说明:

莫言,出身于“大队会计”之家,童年时家庭环境优裕。他的哥哥是大学生,他本人虽然不够入伍条件却顺利入伍,在部队入党提干、送大学培养深造而成为作家,可谓是一路顺风顺水,他毫无感恩之心不说,反而说自己是受尽了虐待:从小就受小伙伴歧视,被剥夺了读书权,连善良的小脚母亲也被人扇了耳光,云云。总之,整个社会都好像在专门与他作对似的。

与之相反的例子是,前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一位盲人兄弟走遍世界6大洲38个国家的事迹。他的人生应当是不幸的,8岁那年,在放学回家路上被一架拖拉机轧在玉米地里。捡回了小命却双目失明。他绝望中选择了“旅游自杀”,一路上却收获了人间大爱而坚定了生活的信念并树立起了“我看不见世界,就让世界看见我”的信心。他的内心充满着感恩而没有丝毫怨愤。

两个经历完全不同的人,为什么命运青睐的“时代骄子”反而认为世态炎凉,人不如鬼;看似命运弃儿的却感受到了人间大爱认为人性善良呢?

这是个问题,敬请读者思索。

2023年2月18日星期六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