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完成2023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评审及名单公示,灵璧县以粮食产业为基础的示范区成功上榜(全省共4个县区入选,灵璧为皖北唯一入选县区),为守稳筑牢“三农”压舱石,推动粮食产业全供应链优化、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实现平原地区产粮大县向现代农业强县转型发展作出有益探索。
【资料图】
以设施化为抓手,夯实粮食产业发展基础
建设规模化优质原粮基地。深入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力争到2025年建成节水高效、稳产高产农田180万亩,为粮食产业化发展奠定原料基础。
推进农业机械化服务提档升级。结合“小田变大田”与“大托管”服务改革,加强县域农机装备及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统筹规划布局。到2025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突破10000个,培育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0家,农户参加农民合作社比重达55%,实现乡镇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全覆盖。
实施粮食机械装备提升行动。立足粮食加工储备现状,鼓励粮食企业应用自主研发的先进适用粮机装备,重点打造5万吨-50万吨规模的储备企业6-10家,争取2025年实现乡镇粮食烘干中心全覆盖,粮食加工储备量突破100万吨。
以园区化为抓手,搭建粮食产业发展载体
优化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园、加工仓储物流园、智慧农业示范园以及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园区发展环境,增强承载吸附能力。到 2025年,新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2个以上。
推动园区集聚发展。围绕优质粮油产业,优化园区规划布局,梯次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释放园区集聚叠加效应。引导粮食加工向酿造、化工、保健、医药等领域延伸,促进初级加工、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协调发展。到2025年,全县粮食产业加工转化率达95%以上,粮食加工业产值突破60亿元。
打造科技研发平台。聚焦科技前沿,积极搭建农业科研平台,强化农业科技示范转化、项目孵化和技术培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新建科研平台3个以上。
以融合化为抓手,提高粮食产业发展效益
实施种业提升行动。聚焦种子农业“芯片”的战略地位,以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为基础,以繁、繁、推一体化为方向,积极培育适宜黄淮海地区的粮食新品种。到2025年,培育特色种业企业2家左右,建成“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种子生产基地2万亩。
实施产业融合发展行动。积极推广“网上粮店”等新型粮食零售业态,拓展主食厨房、直供直销、会员农业和休闲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打造粮食生产基地、加工流通和休闲旅游融合发展共同体。到2025年,建成“放心粮油”和“主食厨房”供应网点44个,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超20亿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达60个以上,年接待游客150万人次以上。
实施品牌提升行动。充分发挥“中国好粮油”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开展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组织农业企业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推行电子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不断提高粮油产品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到2025年,全县新增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三品一标”产品总量达100个,产地认证面积120万亩,产品认证覆盖率超65%。
以绿色化为抓手,促进粮食产业转型升级
实施农业绿色循环发展行动。实施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升五年行动计划,组建“两利用”产业联盟,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8%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9%。
实施质量监管体系建设行动。加快提升全县粮油质检机构检验能力和业务水平,建立健全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完善流通环节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切实保障国家粮食质量安全。
开展粮食节约减损提升行动。鼓励粮食收储、加工、销售和消费等环节节粮减损新技术、新设备研发推广应用,建立促进节粮减损的长效机制,在更高水平和更高层次上保障粮食安全。
以数字化为抓手,积蓄粮食产业发展动能
培养数字农业专业人才。打造农业农村数字化人才交流培训平台,培养一批粮食战略、粮食科技、粮食经济等领域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积极引进专业技术设备。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智能化加工设备,大力推广北斗、5G自动驾驶等智能技术在大型机具上应用,提升农业数字机械化生产与加工水平。
强化数字技术推广应用。推进数字技术与现代农业发展深度融合,积极搭建“智慧农业云平台”,推动数字田园建设和智慧农牧场等现代农业迈出实质性步伐。(张晓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