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马街乡梁子街村,有这么一个小黄牛综合交易市场,每逢赶集日,来自县内周边乡镇及州内外的文山、广南、西畴、弥勒等县市的养殖户、商贩齐聚“牛市场”进行交易活动,目前已成为文山州规模第二大的小黄牛交易市场,市场年交易量预计可达2.5万头,交易额近3亿元。
“‘牛市场’从1968年发展至今,是我们村的资源优势,也是群众的致富希望。”提及“牛市场”,梁子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汪福亮很是自豪。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马街乡以“强基、扩量、提质、延链、增效”的思路,念好“牛经”、开辟“牛路”,不断探索产业发展路子。面对交易市场的“老旧小”和“脏乱差”,马街乡积极争取50万元村集体经济项目扶持资金和150万元的帮扶资金用于基础设施改造,以适应发展需求。目前,4000平方米的市场面貌焕然一新,交易区、停车区、管理房、储藏室、排污管、消毒池等功能设施一应俱全、布局规范,“硬件”实力有效提升。
“我们建立有市场交易台账,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望突破15万元。”说起今年收入,梁子街村驻村第一书记高照庆信心十足。用市场带动“牛产业”。马街乡立足“家门口”的交易市场,将小黄牛养殖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之一,成立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党组织引导、党员带头、大户带动、群众参与”的方式,鼓励全民养牛,通过提供技术指导、吸纳就业、收购饲料原料、租赁土地建基地等方式,不断扩大“牛产业”。并实施“小额信贷”,向养殖户普及育牛保险,打通“产业+贷款+保险”运作模式,探索打造出一条集草料种植、小黄牛分散养殖、适度规模养殖、固定市场集中交易的产业链,让群众买牛有资金、育牛有保险、卖牛有出路。
截至目前,以梁子街村为核心,辐射全乡“小额信贷”借贷385户,累计贷款额达1344.78万元,养殖10头以上农户达280余户,养殖100头以上农户12户,吸纳带动周边200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年均增收达3万元以上,群众的生活越过越“牛”。
“我养了50头牛,按照目前市场价,预计收入80余万元,以前养牛是为了种地,现在养牛有‘钱景’。”梁子街村养殖大户冷景友感慨。
“牛产业”的不断壮大,也随之带来环境卫生问题。如何将两者兼顾?全村1168户、养牛1500余头的梁子街村“下足功夫”。近年来,按照“绿美建设一直抓”的要求部署,梁子街村将环境卫生纳入村规民约,推行“早晨10分钟”清理家庭卫生、放牛“带铲”及时清理牛粪、每周一次全面大扫除,让群众互相提醒、互相监督成为常态、保持长效。同时,探索“村党组织+市场”统一回收、统一出售的牛粪处理模式,打造形成“寨子清洁、我家干净”的良好环境。2023年以来,累计回收牛粪150吨,实现牛粪收益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