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不完全统计,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打通了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面向老年人的社区食堂,价格低廉、温馨服务让人称道。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北山街道幸福餐厅,居民在排队点餐。秦宇杭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社区食堂走红,独居孤寡老人有了幸福食堂

“自从幸福餐厅建起来,每天都有100多位的老年人来餐厅吃饭,他们大多数都是独居和孤寡的老年人,在这里我们每一位服务人员都细心地为他们服务,希望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北山街道幸福餐厅负责人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介绍,目前食堂每餐至少准备18道基本菜品和2道特色菜品,素菜每份4元,荤菜每份6元,还设有“17元两荤两素”等套餐组合。60岁以上的老人在餐厅用餐会有优惠,基本超过10元的菜品都会打八折。

社区食堂的兴起,与政策的引导有很大关联。2022年10月,住建部、民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其中表示,试点社区应规划配建食堂等便民商业服务设施。今年7月,商务部等13部门制定的《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中提到,“探索发展社区食堂,建立老年人助餐服务网络”。

截至2022年底,上海市已累计建成社区(长者)食堂305家,老年助餐点1303家。部分社区食堂还推出了自助餐等新模式。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街道,社区打造“理想+云厨房”自助模式,服务周边社区居民的同时,也吸引了附近商业楼宇里的人群。

社区食堂“难以为继”?做好价值定位很关键

“随着餐厅的运营,我们发现:现在餐厅客流量单一,基本上只能靠政府补助扶持,几乎大部分的社区食堂都面临着亏损的风险。”但该位负责人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透露,我们也不知道到底能走多远,但是只要老年人们还愿意来,我们就在这里,也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帮助,让社区食堂能走得更远。

“社区食堂本质上仍属于餐饮服务,由于无法实现常态化供给,一些社区食堂因成本问题而面临着‘生死考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宋煜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宋煜向记者分析,目前社区食堂最大的问题是价值定位不清晰,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它卡在养老食堂模式和社区便利店模式之间,这让社区食堂的服务对象变得模棱两可,所以整体的盈利模式也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只能在政策扶持下发展,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也就难以可持续发展。

未来社区食堂会如何发展?宋煜认为,可能会呈现两种模式,一是社区食堂娱乐化模式,例如在社区食堂街道开展小剧场,或者年轻人比较喜欢的脱口秀等娱乐性项目,从而拓展衍生社区食堂的其他业态;二是社区养老驿站的模式,就是为所在社区的老年人开展一对一的送餐以及外卖服务,在稳定服务人群的基础上,加上政府的补贴维持发展。

责编:乔靖芳

主编:徐婷婷

校对:王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