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聚焦打造“科创引擎”,厚植“科创沃土”,高新区科技孵化园打造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全链条孵化模式,以高水平、高能级的科创平台培育更多的“科创生力军”。  成立25年以来,高新区科技孵化园成为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新创业者的栖息地,同时也成为培育创新动能的集结地,源源不断地孵化“软”实力,构筑“硬”支撑。让更多大学生了解威海企业最近,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的学生巩浩宇对就业有了新规划——威海成为他的就业首选城市。在此之前,他本计划到北上广等大城市闯荡一番,一次活动改变了他的想法。  3月16日,来自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的50余名学生走进高新区科技孵化园,参观工信部威海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及恒达知识产权、创世特、洪源医疗等优秀企业,参与企业对接座谈会,了解企业的发展情况和人才需求。就是在这次活动中,巩浩宇对威海的企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促使他产生了留在威海的想法。  召开企业座谈会收集企业的意见是科技孵化园的工作常态。在此过程中,园区负责人发现很多企业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其实园区内企业发展得都很好,只是大学生对他们的了解还不够,所以我们就想通过掌握的资源帮助企业对接一下高校,让更多的人才了解威海的企业,毕业后能够留在威海。”威海高新控股集团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副经理王轶民表示。  高端人才对接会上,高校人才与企业座谈交流。   “这次活动,走进园区,实地了解企业的发展情况,让我大开眼界,感受到威海澎湃的经济活力,我觉得并不比大城市差,我想留在威海。”巩浩宇说。    邀请山东大学的学生前来参观只是科技孵化园迈出的一小步,后期还将开展北交大电气学院暑假园区实习活动、哈工大丁香校友会等特色高校进企活动,切实加深园区企业与高校高端人才的联系。  在人才招引方面,科技孵化园还有许多想法。王轶民说,他们目前组织了数十家园区企业,计划统一以科技孵化园的名义组团去威海职业学院、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等高校招聘人才,利用科技孵化园这一国家级金字招牌,为园区企业背书“站台”,解决小企业招聘难的问题。企业有困难 园区请“外援”科技孵化园是一个主要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园区,很多企业在政策申报方面存在盲区。为此,科技孵化园策划了科小高企申报指导政策解读活动,邀请山东恒达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信融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威海市商业银行高新支行共同搭建交流平台,通过精心培训、精准对接,帮助企业练好“内功”、引入“金融活水”,助力企业快速成长。  这段时间,山东恒达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敏常往园区内的企业乐家电子跑。乐家电子最近忙着准备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复审工作,政策解读活动让他们对相关政策有了了解,但对具体申报工作一筹莫展,因此向科技孵化园请求帮助。杨敏就是他们请来的外援,对企业进行一对一指导。  “我们现阶段最重要的一点是保证专利数量,尤其是发明专利,所以日常需要投入更多精力把技术方面做好,这样申报过程就会顺利很多。”指导过程中,杨敏抽丝剥茧地帮乐家电子分析情况。一条条理顺过后,企业基本掌握了申报的工作流程。  “公司成立初期,我们就与科技孵化园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我们有需求的时候,园区会第一时间与合作的第三方政策申报公司对接,帮助我们疏通堵点破解问题。同时,园区还长期为我们提供各类科技项目方面的信息及孵化服务,包括法律咨询、财务顾问、人才交流等。”乐家电子相关负责人对科技孵化园长期以来对他们的帮助表示感谢。  “我们的目的是打造一个助力企业共同成长的园区,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园区企业对接两大产业集群,真正地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王轶民说。  截至目前,科技孵化园现有在孵企业267家,包括电子信息、医疗装备、智能制造、新材料研发等行业,先后孵化和培育出一大批创新力强、成长性好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在职总人数达到1700余人,其中大专以上1400余人,留学人员100余人,全年产值达到45亿元。(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刘思兰 文/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