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内蒙古频道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闫宏光,探讨林业碳汇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资料图片)
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闫宏光与苗圃职工探讨容器苗培育技术。受访者供图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大兴安岭是我国重要山脉之一,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您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工作多年,请介绍一下林区的概况。
晨雾兴安岭。受访者供图
闫宏光:大兴安岭山脉是我国北方极其重要的地理单元,70%以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内蒙古大兴安岭很大,它是我国最大的国有林区,南北长约700公里,东西宽约400公里,拥有10.67万平方公里的生态功能区,超过了我国国土面积的1%。这里的森林覆盖率为78.39%,森林面积8.37万平方公里,活立木总蓄积10.33亿立方米,每年能吸收3亿辆轿车排放的二氧化碳,能提供1亿人所需的氧气。这里拥有984条一、二级河流,1.2万平方公里湿地。保护完好的森林、湿地生态系统,维系着呼伦贝尔草原、东北粮食主产区,乃至华北的生态安全,是祖国北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守护着这样一片浩瀚的大森林,我们深感,让林海更绿、山川更美,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作为全国最大的国有林区,在国家“双碳”战略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闫宏光: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存储的二氧化碳总量稳定在17.2亿吨以上,森林蓄积年增长2000万立方米左右,保守估算林木碳汇年增加3600万吨以上。林区森林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达7857.95亿元/年。
目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已搭建了国内首个碳汇项目资源管理矢量数据库,已开发储备林业碳汇项目12个,预计减排总量7800万吨,估算总产值约23.4亿元。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与交易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率先在国有林区开展碳汇项目开发交易,严格实行“三方询价、挂牌底价、平台竞价、市场定价”的阳光平台碳汇交易,已累计实现碳汇产品销售3516万元,已注册签发碳汇产品260多万吨现货。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内蒙古森工集团在提升碳汇能力、探索碳汇产品生态价值转化上,做了哪些有益的尝试?前景如何?
闫宏光:这几天,北京春意渐浓,而处于祖国北疆的大兴安岭,仍是白雪皑皑,雪原千里。就是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我们的林业职工已经在密林深山开始了森林抚育作业,促进森林更好地健康成长。再过一周的时间,也就是3月15日,林区将进入春季森林防火期,届时,处于大兴安岭群山之巅的273座高山瞭望塔就将有防火瞭望员爬冰破雪,进驻瞭望。无论是森林抚育,还是防火瞭望,都是对森林的一种促进和保护。
林业碳汇项目样地监测。受访者供图
对于林区而言,提升碳汇能力有多种手段,其中较为重要的一是增加、提升营造林的数量和质量;二是减少或尽最大可能地降低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等灾害;三是通过森林抚育提升现有天然林、人工林的生长质量。在营造林方面,林区开发建设70多年来,累计造林2000多万亩,并建成了两个百万亩人工林示范工程。仅去年一年,我们就完成了退化林修复40万亩,人工造林6030亩。在防灾减灾方面,林区已连续五年未发生人为森林火灾,火灾当日灭火率达98.1%;去年实施森林病虫害防治面积274万亩,有效减少了人为因素和自然干扰导致的碳排放。在森林抚育方面,去年我们完成了植被恢复3.4万亩,森林抚育290万亩。通过以上措施,林区森林质量得到精准提升,森林面积得到有效扩大,森林碳汇贡献不断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综合效益逐步显现。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碳汇产业做大做强,会给林区、生态带来哪些变化?您有怎样的“碳汇”建议?
闫宏光:目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覆盖率高达78.39%,来到林区,登上高山,放眼望去,除了森林河流就是蓝天白云,这里是我们国家国有林区最大的“碳库”,我们尤感骄傲和自豪。为此,内蒙古森工集团确立了“力争到2030年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6亿立方米,以占全国3.8%的森林面积完成同期国家森林蓄积增长任务10%”的宏伟目标。
当然,我们也有不足和短板。比如,对于应对气候变化来说,林区在适应性经营、应对极端灾害天气、林草碳汇监测与预估等方面研究投入不足,还有许多弱项。建议科技部门加大力度支持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建立针对气候变化开展林业经营的相关技术研究和创新,重点支持林区主要树种适应气候变化和增汇经营技术研究推广,北方森林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科研监测基地建设,极端气温、雷电、降水、降雪等环境下森林修复作业技术,以及林业碳汇参与“碳中和”新机制新途径等,进一步提升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水平,为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提供更大支撑。
(责编:张雪冬、刘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