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南市公共文化设施专项规划(2021-2035年)》草案(简称专项规划草案)面向社会公示。根据专项规划草案,济南将按照省市级—区县级—街镇级—社区(村)级四级公共文化设施体系进行规划布局,形成“两轴、两带、四核、两副、多点”的布局结构。2035年,人均公共文化设施用地面积达到0.5平方米,公共文化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全面建成“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

起步区落户多处省级公共文化设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公共文化设施总体布局结构中,“两轴”指南北泉城特色历史文化轴和东西城市现代文化展示轴。“两带”指黄河历史文化带、齐长城历史文化带。“四核”是指西客站、老城、CBD、大桥等文化主核心。“两副”指新东站、莱芜等文化副核心。“多点”是指孙村、唐冶、商河、济阳、长清、平阴、章丘、钢城等区县级公共文化中心。

起步区新增部分公共文化设施图

在四级公共文化设施体系中,规划省级公共文化设施39处,其中新增6处,分别为:山东省图书馆新馆、省市党史方志馆、山东中华古籍中心、山东省自然博物馆、省市规划展览馆、山东省青少年宫北馆。

根据专项规划草案,山东省图书馆新馆、省市党史方志馆、山东省自然博物馆、省市规划展览馆、山东省青少年宫北馆均选址起步区大桥街道。新增15处市级公共文化设施,位于起步区的有济南市博物馆新馆、济南市科技馆北馆、济南市档案馆新馆、黄河大剧院、济南市电视塔等。这些新增省市文化馆群与区县级公共文化设施位于南北泉城特色历史文化轴上,构成起步区城市文化地标和公共文化中心。

泉水博物馆拟选址制锦市街道

其他新增的市级公共文化设施还有济南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东馆、济南泉水博物馆、济南古建筑博物馆、济南钢铁博物馆、大辛庄遗址博物馆、济南市科技馆东馆、辛弃疾纪念馆、济南英雄山书画活动中心、济南市青少年宫东馆、济南东部大剧院。

历下区新增部分公共文化设施图

值得一提的是,济南中央商务区作为“东强”核心,也是东西城市现代文化展示轴的重要节点,济南市青少年宫东馆、济南市科技馆东馆、济南东部大剧院、济南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东馆选址省博西邻,与省博、省美术馆、省档案馆,共同构成东部城市文化地标和公共文化中心。

天桥区新增部分公共文化设施图

辛弃疾纪念馆、济南古建筑博物馆拟选址市中区泺源街道;备受关注的济南泉水博物院拟选址天桥区制锦市街道,位于五龙潭公园以北;济南钢铁博物馆则落户济钢片区中央森林公园,大辛庄考古遗址原址建设大辛庄遗址博物馆。

历城区新增部分公共文化设施图

专项规划草案密织区级、街道级公共文化设施。其中,规划区县级公共文化设施共83处,规划新增41处,起步区、历下区分别以6处、5处位居前两位,各区县规划均配置1处文博中心(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非遗馆等)、1处文化活动中心(包括剧院,文化馆、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工人文化宫、老年人活动中心等);规划街镇级文化中心共233处,新增193处,以起步区、历城区、市中区和济南高新区居多。

新增三种新型文化设施集聚区

值得一提的是,专项规划草案新增创新发展科技前卫型、创意型、“三创”型三种新型文化设施集聚区。沿齐鲁科创大走廊、大桥组团科创街区,靠近青年群体、高科技企业,打造科技型、前卫型文化设施集聚区;沿胶济铁路沿线,包括新东站等地区,打造以工业遗产为承载的文化创意设施集聚区;在长清大学城、创新港、章丘大学城等地区,打造创新、创意、创业融合的“三创”街区。

在城市公共中心、城市重点地段、都市商圈等区域,结合商业购物中心等,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布局建设“文化+”综合体。综合体以文化体验功能为基础,融合文化休闲、商业购物功能,有条件的增加创意产业、小型会展商务等功能。推进体验型文化设施高质量发展,发展“历史遗产+文化艺术+时尚消费+网红经济”等新型文化业态,开展“文化+VR虚拟沉浸式体验”、“文化+新消 费”、“文化+潮玩”等文化活动。

2025年城市书房1.5公里服务半径全覆盖

专项规划草案进一步提升城市书房(阅读空间)建设,按照均等便民、开放包容、植入人文的原则,规划建设具有“便捷性、复合性、品质化、特色化”的城市书房。

规划至2025年,实现城市建成区内,城市书房(阅读空间)1.5公里服务半径全覆盖;规划至2035年,实现城市书房(阅读空间)1公里服务半径全覆盖。城市书房(阅读空间)选址在人口集中、交通便利、周边环境安静整洁的区域,优先选择主要街道、大型社区、繁华商业 街、机场车站、公园、乡镇驻地、产业园区等人口集聚区域的沿街用房。

助力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专项规划草案在规划思路上,兼顾民生事业与城市形象塑造。 一方面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的要求,采用国际化标准,提升场馆建设质量和数量,规划建设大型文化场馆,塑造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形象,打造城市文化地标和公共文化中心;另一方面提高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覆盖范围,减小服务半径,构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生活圈,建设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

为往圣继绝学,在保障基础上注重特色打造。 在完善必备的公共文化设施基础上,匹配全市发展目标,打造具有济南人文特色的文化场所,传承弘扬济南的独特文化。结合“山、泉、湖、河、城”城市自然特色,统筹规划布局公共文化设施,展现济南大舜文化、龙山文化、二安文化、中医文化、泉水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

通过规划,济南目标是助力创建国家中心城市,打造彰显历史文化名城和泉城特色的 “黄河流域文化中心、世界文化名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