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关系民生、连着民心。

昌邑区哈达湾街道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夯实服务基础、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能力,在用心用情用力服务中,传递温暖与力量,当好困难群众的解忧人。

智慧救助——跑出审核确认“加速度”


(资料图片)

“多亏了街道救助服务中心,我们家有希望了!”哈达湾街道西河社区居民张某突发脑出血重病卧床,家庭生活陷入困境。街道救助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立即入户,协助其家属通过微信小程序提出救助申请,并启动实时申请审核确认程序。从信息比对、入户核查、生活自理能力鉴定,到最终审核确认,过去需要30个工作日完成的审批流程,现在仅用5个工作日就办完了。拿到低保金的张某一家,直夸救助中心办事效率高。

社会救助对困难群众而言,就是“及时雨”。“及时雨”如何更及时?哈达湾街道救助中心深度应用智慧审批程序,依托监测预警信息和救助系统,时刻关注辖区内低收入人口动态,详细了解家庭困难情况,严格把关申请身份信息、授权书、赡抚养信息、病历、出院小结等必填信息,大大压缩了受理和审核确认的周期,使社会救助工作更加高效。

精准救助——握牢动态管理“方向盘”

高先生是哈达湾街道的低保对象。在认证过程中,低保员了解到他爱人患上脑梗死,立即协助他上传相关材料。鉴定合格后,高先生家每月可以多领取360元的重点保障金。

为了让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更加精准,该街道救助服务中心严把审核关,做到保障对象有增有减,保障金额有升有降。日常工作中,他们逐步完善辖区6个社区救助对象数据信息内容,对于临近退休、子女即将毕业等家庭信息加强监测预警,实施动态管理,确保应退尽退、应保尽保。

温暖救助——交出民生保障“满意单”

社会救助工作传递的是党和政府的温暖,困难群众对此感受最深。每月的救助对象认证、特困分散供养照料护理探视巡访、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每季的廉租住房补贴申报、临时救助的审核确认等,每一项都关系到困难群众的生活冷暖。为做好这项民生工作,该中心工作人员变被动发现为主动作为,望闻问切、对症下药,让救助工作更有温度。

辖区内怡江社区陶先生因脑梗住院,花费较大,但系统一直未推送他家的信息。低保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多次与市、区民政局沟通,促使市民政局将该户信息手动录入系统,确保陶先生得到及时救助。事后,陶先生说:“感谢认真负责的低保员,是她把党和政府的关爱送到困难群众家中。”

哈达湾街道社会救助服务中心聚焦群众关切、兜牢民生底线、办好民生实事,让服务更有精度、救助更有力度、帮扶更有温度,为辖区困难群众擎起了一片蓝天。

(江城日报记者 赵迎华 见习记者 陈威羽 松花江网编辑 宋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