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举行一场“不要彩礼要幸福”的集体婚礼,开展“抵制高价彩礼倡导文明新风”主题宣讲,向新人发放倡议书、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适龄青年代表作“拒绝高额彩礼”的承诺……近期,多地发出倡议、开展活动,抵制高价彩礼,引发广泛关注。彩礼是中国传统风俗中的一项婚姻礼仪,在缔结和维持婚姻关系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高价彩礼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存在,给当事人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精神负担。与此同时,伴随高价彩礼而来的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风气也令人诟病,甚至有人借此歪风行骗婚之实,滑入违法犯罪的深渊。高价彩礼看似是个人的家事、私事,实则带有很强的社会属性,影响乡风民风社风。治理高价彩礼,关乎公序良俗、社会文明,也是广大群众的普通心声。近年来,相关部门在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形成不少经验,取得一定效果。四川凉山州制定专项措施,使当地彩礼从原来平均30万元降至10万元以内;青海贵南县3个牧业乡镇共同倡导彩礼不超过5000元,陪嫁控制在15只羊以内;广西武宣县采用当地特色曲艺形式,说唱移风易俗政策,倡导婚事新办,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正是由于各地区各部门不遗余力倡导新风尚、营造好风气,以新风良俗破除人情陋俗的行动,凝聚起越来越多共识。这些因地制宜的探索、因事施策的尝试,应该再多一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抵制高价彩礼、转变婚姻观念,需要标本兼治、常抓不懈,形成长效机制。从实践看,各地区各部门应突出抓好几个重点:抓住“关键少数”,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头示范;健全制度规范,依托村规民约细化实化约束性措施,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加强婚恋服务,动员各方力量开展帮扶,解决群众的婚恋难题,真正给婚事减压。整体看,陋俗当抵制,坚决对高价彩礼说不,“堵”住哄抬彩礼、索要高价的可能性;喜事当新办,积极培育文明乡风,“疏”通移风易俗的践行渠道。惟有依法依规、疏堵结合、循序渐进,才能在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方面取得实效,让群众既改变行为又提升认识,以清风正气有效抵制歪风邪气。如果说高价彩礼是一道涵盖物质条件、精神风貌、文明程度等方面的“多元方程”,那么破解这道难题必须激活善治乡村。包括彩礼在内,乡村中的红白喜事、人情礼金等关乎风俗的事不在少数,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讲,治理高价彩礼,是在还人情以温情、还民风以淳朴、还乡风以文明。这与刚刚发布的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移风易俗规范”是一致的,与“深化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期待是一致的。切实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在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上见真章求实效,才能提振群众精气神、孕育社会好风尚。没有优良传统,就没有文明;不能扬弃陋俗,就难以进步。从抵制高价彩礼入手,加快移风易俗,人人都是受益者,人人也都是参与者。立足实情、顺势而为,以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加大治理力度,做好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必定能在铸魂塑形中持续释放乡村文化的内在魅力、增强振兴发展的内生动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