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新闻客户端12月19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杨健 通讯员 王娜 于豪)日前,《烟台市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导则》《烟台市超低能耗建筑后评估导则》已正式出台,两部《导则》针对我市寒冷气候区,将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糅合到一本技术导则内,对我市超低能耗建筑的实施有积极指导意义。同时,补充完善了超低能耗建筑评价体系,为我市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的后评估提供标准支持。
《导则》为我省首部地方性技术评估指南
(相关资料图)
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近年来,超低能耗建筑因其超低的能耗、优异的品质已成为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推动建筑节能迈向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已成为建筑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方式。针对超低能耗建筑的迅猛发展,住建部、山东省相继出台多项纲领性文件。在各项技术标准日新月异,相关国标、省标有待更新的情况下,此次出台的两份《导则》通过总结我市试点经验,参照我国现行标准规范,多次征询科研单位、行业领域资深专家意见,经过5次讨论修改后编制完成,并于今年10月21日正式通过专家评审,出台后将推动我市超低能耗建筑迈向高质量、规模化水平。
《导则》明确,超低能耗建筑是指通过适应气候特征和场地条件,通过被动式建筑设计最大幅度降低建筑供暖、空调、照明需求,通过主动技术措施最大幅度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效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且其室内环境参数和能效指标符合本标准规定的建筑。其建筑能耗水平应较2016年国家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降低50%以上,节能率达到82.5%以上。
“与传统建筑相比,超低能耗建筑的优势在于保温强、气密好、用能少、噪声低、空气佳,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显著的积极意义。”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作为清洁供暖示范城市,现已组织市城乡建设发展研究院、烟台大学建筑学院、市建工检测服务中心申报成立“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为我市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的规模化建设提供工程应用技术支持。同时,参照国家《近零能耗技术设计标准》设计,满足《山东省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打造烟台市首个超低能耗公共建筑——飞龙集团创新研发中心超低能耗项目;在建规模最大的超低能耗建筑——万华高级人才公寓项目,明年5月底将正式验收交付。
“被动优先、主动优化”实现大幅节能
记者查阅《导则》了解到,超低能耗建筑最明显的技术特征表现为“被动优先、主动优化”,即通过建筑被动式技术、主动式高性能能源系统及可再生能源系统应用,较大幅度减少能源消耗。
相比传统建筑存在隔热保温性能不良、气密性不佳等弊端,超低能耗建筑的优势在于采用“被动技术”的应用:例如采用高性能外墙保温材料,保温层厚度由常规的70至80mm,增厚到200mm以上;外窗型材采用厚度约为普通住宅2倍的三玻两腔双Low-E断热桥窗,能大大增强房屋气密性;应用自然采光和遮阳技术则降低用能负荷。通过利用多种新型建筑材料,超低能耗建筑屋内温度能常年维持在20—26℃、相对湿度保持在30%至60%。“主动优化”则表现为提升建筑能源系统使用能效,通过利用可再生能源对建筑能耗进行平衡和替代,从而达到近零能耗。
而在“主动优化”方面,《导则》提出,超低能耗建筑将应用高性能能源系统及可再生能源,通过提升能源系统使用能效,并利用可再生能源对建筑能耗进行平衡和替代,从而达到近零能耗。在可查数据中,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内的一栋近零能耗示范建筑,全年暖通空调和照明设计电耗目标值为每平方米25千瓦时、较同类建筑降低80%,实际运行值则更低、为每平方米21.6千瓦时。
已投用超低能耗建筑将按6项标准检测评估
针对已经投入使用的超低能耗建筑,《导则》也对建筑的评估提出了相关标准,其中包含超低能耗建筑后评估报告、检测内容和计算方法、检测方法、评估程序等6项内容。
记者了解到,后评估应以单栋建筑为对象,物理边界为建筑规划用地范围,时间边界为1年,使用率核算边界为实际使用面积占超低能耗建筑被动区范围的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后评估报告中还应出具评估申报声明、超低能耗建筑基本信息表、施工评价及质量控制文件、绿色建材标识(认证)或高性能节能标识(认证)证书、主要参数(产品)检测报告、评估分析、评估结论及建议等相关技术资料。
《后评估导则》中要求,建设单位(或与业主共同)应委托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进行后评估,由第三方评价机构现场确认项目使用率和使用时间和使用条件。形式审查通过后,由专业评估机构开展后评估工作,专业评估机构严格按照本导则技术要求进行分析评估,并出具后评估报告。
具体检测中,要采用建筑气密性、主要功能房间隔声、主要功能房间室内空气质量、非透光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新风机组热回收效率等检测方法,对室内环境、运行能效、外围护结构性能、新风设备性能等参数进行检测评估。其中,室内环境检测参数应包含室内温度、湿度、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新风量、室内PM2.5含量和室内环境噪声;公共建筑室内环境检测参数还宜包括CO_2浓度和室内照度。
责任编辑:柳林
审校: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