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穿越时光的古建民居、庄严肃穆的红色文化遗址……冬日,已有千余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村落平定县东回镇瓦岭村宁静古朴中透着生机。近年来,瓦岭村不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乡村产业发展,点亮了乡村“美丽经济”,焕发了乡村活力,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瓦岭村古村换新颜,离不开平定县持续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近年来,瓦岭村按照“河净、水净、路绿”的总体要求,确定整治方案,采取强有力措施,清理和整治村里的重点地段,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村庄变得干净整洁起来。全村硬化街巷3.6公里,安装了上百盏太阳能路灯和声控路灯,新建了3座卫生厕所、13个水窖,方便村民生活。村里建起了公共浴室,家家户户用上了电暖气,旱厕改成了卫生厕所;建起了化粪池和垃圾池,购买了吸粪车、垃圾桶,安排清洁人员及时清理卫生,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大幅提升。一项项惠民工程的实施不仅让这里有了新面貌,更让瓦岭村发生了质的改变。

“这个广场原先是村里最脏乱的地方之一。附近的村民将煤炭、杂物和垃圾堆在这里,又脏又乱。”瓦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穆晓华指着村委会办公楼前的广场说,“村里动员村民将煤炭、杂物等收回各家的院子里,清理了积存的垃圾,平整场地后建起了活动广场。夏天,不少村民在这里跳广场舞、乘凉。”

绿化是瓦岭村环境整治的亮点之一。近年来,瓦岭村在主街道、学校周边栽植了1000余株侧柏,绿化荒山、荒坡1500余亩,栽植1100亩核桃树。村里还安排专人管护树木,鼓励村民在房前屋后种植苹果树、桃树、梨树等。为了保护村里的古树,瓦岭村为古树确定了保护责任人加强日常巡查,还制定了定期为古树“体检”的制度。

如今,村里越来越美,村民心里也美滋滋的。提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你一言他一语地发表感想:“冬天取暖用电暖气,家里干净又暖和。”“旱厕改成了卫生厕所,闻不到臭味了。”“干一天农活,去公共浴室洗个澡,可舒坦了。”“如今,俺们像是生活在森林公园里,空气好、风景美。春夏季节来村里转悠的游客越来越多了。”……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瓦岭村虽然是一个农业村,但是旅游资源却十分丰富,其中最有名的属“瓦岭八景”。“瓦岭八景”是人们根据村里不同的景色确定的诗意化小景点——“高峰晓日”“翠柏成荫”“双龙拓印”“清潭映月”“苍松独秀”“曲水环村”“巍寨生风”“古寺夜钟”。村里的许多窑洞、院墙由石头砌筑而成,样式古朴,民居大门上的砖雕、石雕保存完好,充分展现了晋东地区的建筑风格。为了激活这些宝贵资源,近年来,瓦岭村将这些景点重新打造,增设了旅游路线和景点标识牌、文化宣传墙,维修了串联“瓦岭八景”的旅游路。

瓦岭村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抗战时期,瓦岭村是平东县二区区公所驻地。穆晓华介绍:“这几年,我们没有停下挖掘、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脚步。修缮抗战纪念馆、赵雨亭纪念馆、抗日附校……村里的红色文化景点年年有变化。今年,村里还投资修缮平东抗日民主县政府旧址。我们要通过发展红色旅游,传承革命精神。”

盘活利用闲置农房是瓦岭村的另一项亮点工作。近年来,瓦岭村积极探索闲置废弃农房盘活利用途径,结合村内房屋安全隐患排查、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按照“腾退空宅院、翻新废旧房、建造民宿院”的思路,充分利用闲置宅基地打造农家乐与民宿。结合当地特色,村里对可利用的闲置宅基地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管理。“激活沉睡废弃房屋资源,让瓦岭村闲置的宅基地真正规模化地利用起来。这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而且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穆晓华说。

作为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近年来瓦岭村获得了“山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山西美丽休闲乡村”“山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十佳人气民宿”等荣誉。看着荣誉墙上的牌匾越来越多,穆晓华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要继续深挖村子的绿色生态和红色文化资源,把资源用‘活’用好,打造特色旅游品牌,让古村重新焕发生机、村民生活更富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