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孝里街道3万多名群众搬离黄河滩区,住进山东省最大的黄河滩区安置区——孝兴家园,长清区黄河滩区步入“后迁建时代”。在群众生活生产方式陆续发生改变的同时,长清区也正在对黄河滩区新发展方式进行探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往昔,在黄河滩区的广大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地,锄头、铁锹等农具更是常见。
现在,这样的农具在孝兴家园却已难觅踪影:上楼之前,孝里街道赵庄村50岁的陈荣泉就把家里的农具和老家具一股脑儿卖了,把土地流转出去,转身在社区旁边配套建起的农贸市场里租赁铺位当起超市老板,算是和过去那种滩区生活彻底告了别。其他群众也大多如此,陆续走上就业、创业之路。
这种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转变是滩区迁建工程带来的必然结果——
滩区群众搬进楼房,告别“三年攒钱、三年筑台、三年还账”的历史,居住条件得以明显改善,过上了城里人一般的生活。对于他们而言,住在楼房里,再跑去五公里地之外种地,显然既不方便也不划算。因此,种点庄稼种些菜、养养鸡鸭就够全家吃饭的农耕生活已经成为过去。而上楼后,比以前增加的水、电、暖气、天然气等生活开销必然促使他们开拓新的收入渠道。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对于进入“后迁建时代”的黄河滩区显得尤为迫切。
怎么增收致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有答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而自进入“后迁建时代”,长清区一直在朝着该方向努力。
在区委、区政府支持下,孝里街道和农业、人社等部门密切合作,一方面针对群众就业需求和技能水平进行摸底,组织面点、家政和电焊等实用技能培训,提升群众技能水平。另一方面多方调研周边企业用人需求,组织线上招聘会,实现双向对接,畅通就业渠道。部分村党组织也行动起来,通过引进或组建劳务公司输出劳务。截至目前,一万多名滩区群众实现就业。
与此同时,滩区迁建后,在原有耕地的基础上,约7000亩农村建设用地被复垦为耕地,给滩区迁建村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同时,这7000亩耕地可作为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用于城市建设新增建设用地手续办理。利用这些土地资源,结合今年年初确定的“七区联动”发展战略,长清区及孝里街道决定从长远计,通过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精准招商等措施在产业布局上做文章,进而促进就业、创业——
一方面,街道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鼓励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进行土地适度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经营。截至目前,搬入孝兴家园的39个村庄中已成立20余个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或公司。另一方面,在长清区积极落实上级农业相关奖补政策的过程中,一些乡村能人或外来企业家也看到了规模化种地的前景。他们中的一些人流转了上千亩土地,当起种粮大户。无论是合作社还是种粮大户,都需要流转大量土地。在此过程中,滩区群众获得了稳定的土地流转收入。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众在合作社就业,获得了工资收入。
最根本的是,在“七区联动”发展战略下,长清区及孝里街道把产业布局作为改变黄河滩区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结合滩区土地性质、资源环境要素,长清区对黄河滩区进行产业规划和项目策划,明确招商方向和产业重点,精准招商,重点瞄准涉农项目或文旅项目,并在全区的招商引资推介会和项目洽谈中进行重点推介。孝里街道则积极招商,通过举行乡贤座谈会、多方走访企业,获得一手招商信息。如今的黄河边上,相关产业已经蓄势待发。佳宝牧业、鲁商集团等3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来了,他们流转托管滩区土地约5万亩,为滩区群众提供了5000多个就业岗位。
也是在这片土地上,长清区重点打造长清本地品牌“十八里谷道”,让长清“养生三宝”中的小米在全市叫响,济南市小杂粮提质增效现场观摩会也在这里举行,并获得农业专家点赞。
依托济南大峰山党性教育基地、当地谷文化、孝廉文化、红色文化和古村落资源,孝里街道又在孝兴家园附近相继建起山东省第一个谷文化中心、南黄崖村史馆等文化场馆,并策划了三条特色旅游线路,助力长清区文化创新引领区和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
从改变群众生产方式、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到对当地产业进行布局、谋划,融入“七区联动”发展战略,从微观到宏观,长清区探索滩区“后迁建时代”新发展方式的必要性逐渐显现——
从发展进程看,群众生活方式的转变势必要倒逼生产方式的转变,而生产方式的转变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区域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发展方式对群众的生活方式有着关键影响。在新的发展方式下,滩区过去那种相对粗放的村庄自治要逐渐向规范化、精细化的社区治理转变。
正因如此,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的新要求、新目标,孝里街道在区委组织部指导下,梳理完善孝兴家园的组织架构,建设便民服务大厅,打造党群服务中心,并探索“双轨制”管理和“孝治理、共致富”的“双致”治理模式,将党群服务、村庄发展等和社区管理融为一体,以党建为引领,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区治理,激发多元共治新活力。
从宏观视角看,当前,长清正处在践行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关键时期,“七区联动”破题起势,传统建筑、压力容器产业“动能转换”,环保和智能制造等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文化旅游、医养康养等新兴产业稳步布局。相比之下,位于长清西南角的孝里黄河滩区看似只是长清区域发展的一小块“后方”,实际上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滩区迁建工作拓展了长清区发展空间,在黄河滩区织出一片“锦绣”。而在“后迁建时代”的滩区上,这种对发展方式的探索,无异于在这片“锦绣”上描绘河山。这些努力,终将汇入长清区“七区联动”的发展大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在长清的落地实践。(济南日报 记者:邵明红 通讯员:司立霄 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