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联合梯田开垦于唐开元时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梯田遗产地划定范围包括8个行政村,总面积10717亩,其中核心区范围4128亩。是中国东南部面积最大、唯一由东南沿海汉民族创造的梯田农耕系统。
尤溪联合梯田是东南沿海汉民族文化的缩影。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学家朱熹诞生于尤溪城南,其理学思想,特别是他的农学思想对尤溪联合梯田的农耕文化产生深厚影响。“莫说我山居,山居乐有余。春夏多笋蕨,秋冬有芋薯。海鲜虽嫌少,池中有鲜鱼”正是尤溪联合梯田耕读传家的写照。
梯田之春—春耕梯田倚山开垦,最高海拔近900米,最低110米,垂直落差达700多米,山顶部为水源林和竹林,向下为村庄、梯田,再往下为河流,村庄散落在梯田中间,形成自上而下的“水源林—竹林—村庄—梯田—梯田村庄复合—河流”的优美空间格局。梯田大而又“小”,“眉毛丘,斗笠丘,蛤蟆一跳过三丘”是尤溪联合梯田的真实写照。这里的气候十分特异,常常云海绵绵、雾涛滚滚,美丽的梯田青山在云雾中忽隐忽现,闪烁着亮光。身在梯田里,如同置身于一幅巨型的山水画卷中,一步一景,亦真亦幻……
(资料图片)
千百年来,劳动人民通过利用作物不同品系、不同作物类别、以及不同农业生物间的生物学特性与资源利用方式差异,构建了尤溪梯田和谐共生的生态农业模式,经过数十代人的辛勤耕作和文化积淀,梯田逐渐形成其特有的地域农耕文化,成为承载传统稻作农业文化系统。其中,被称为梯田三宝的联合白晒花生、梯田田耿豆、梯田大米就是其丰盛物产的代表。
“尤溪联合大米”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2021年3月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
在联合梯田核心区,万亩竹林灌溉千亩梯田,稻农沿袭千年古法种植,鸭稻共栖、以稻养鸭,鸭肥养稻。产地位于亚热带地区丘陵高海拔地区,气温偏低,海拔落差大,昼夜温差大,稻米生长周期长,累积了丰富的营养物质,产出的稻米优质、饱满、营养丰富。
特殊的地理条件,需要农户全手工收割、晾晒、打谷,保证了大米的纯正营养和特殊清香。一经蒸煮,米香浓郁。煮出的稀饭米油晶亮,胶稠浓厚,米汤香甜。煮出的干饭,可松软可黏糯,入口香沁,饭后回甘,冷后不回生。
联合梯田黑米是其中的珍贵品种,属于糯米类,是由禾本科植物稻经长期培育形成的一类特色品种。联合梯田素有种植黑米的传统,其原产的黑米按照标准种植在海拔450米以上的千层梯田里,稻粒外观长椭圆形,稻壳灰褐色,粒型有籼、粳两种,粒质分糯性和非糯性两类。糙米呈黑色或黑褐色,营养丰富。用黑米熬制的米粥清香油亮,软糯适口,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故被称为“补血米”“长寿米”。
梯田之夏—耕作联合梯田红米大约有一千多年的种植历史,种植在海拔550〜900米的梯田,成熟期比低海拔的长10〜20天,故米质软糯可口。它外皮呈紫红色,内心红色,米质较好,有香气,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微有酸味,可作饭粥,可作汤羹,也可加工成风味小吃。用红米酿成的红米酒呈现红葡萄酒一样的红色,味道柔和、喝过后余味良好,备受女性青睐。
目前,“尤溪联合大米”相关产品标识及商标持有人均为联合乡人民政府下属机构,确保“尤溪联合大米”的优良品质和品牌形象,保证“尤溪联合大米”的质量稳定。
尤溪联合梯田的保护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为保护遗产地规模、农业生态、农业景观,尤溪县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实施梯田维护、生态保护、基础设施、旅游开发、农耕文化这五大提升工程,正让遗产地焕发新的生机,从而实现良性循环,让农业文化遗产得到继承与发展。
(本刊综合)
来源:《农产品市场》2022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