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玟不幸离世之后,主流媒体和各路营销号开始拼了命地宣传抑郁症,借机掀起了一股“全民抑郁”的热潮。当时热搜上挂着的话题是“俞敏洪曾想从20层楼跳下”“张朝阳称每个人离抑郁症只一步”“任正非曾患抑郁症”……各种企业家和社会名流数年前发表过的和抑郁症沾边的言论都被挖出来炒作。
在一众心理大V和文青小资的推波助澜之下,抑郁症成了当下时髦的谈资,搞得没得过抑郁症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现代人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说到这还是要推荐一下余亮老师曾经讲过的一本书《像我们一样疯狂——美式心理疾病的全球化》。作者是主攻精神病学和心理学领域的美国著名作家伊森·沃特斯。这本书介绍了西方资本是如何通过跨文化的宣传和引导,让全世界人对心灵的理解都变得更美国化了。
其中作者写到的西方抗抑郁症制药公司对日本的渗透营销,尤其令人触目惊心。
日本人在90年代以前,本来是不知道有抑郁症这回事的。不同于美国人喜欢把心理问题看作是一种完全个体的体验,在东亚社会的文化中,精神类的障碍通常被看作是社会关系出了问题导致的结果。当时在日本出现类似现代抑郁症状的人,医生也往往只会告知他们需要休息。
于是这些西方制药公司研判,为了进入日本市场,需要“从最根本的层面去影响整个日本对悲伤和抑郁的理解。换句话说,他们在学习如何将一种疾病营销出去。”
很快制药资本想出了一个巧妙的说法,把抑郁症包装成了一种“灵魂的感冒”(心の風)——既表示你有病,又把它说成是一种很常见的病,就像感冒一样,可以通过随便吃点感冒药治疗。
抑郁的症状也被描述得飘忽不定,比如情绪压力、焦虑、失眠等等,都算进去。这种模糊的定义,让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可以和它沾上边——任何人的灵魂都可能得感冒,都需要用药治疗。
但是“灵魂的感冒”这个说法也有一个问题,就是感冒的病情通常不够严重,不少人得了感冒之后不就医也不吃药,自行调养坐等,病情自行痊愈。这样药还是卖不出去啊!
为了弥补这个比喻的缺陷,制药资本抓住了当时日本民众对于自杀率的担忧,开始大力资助抑郁与自杀关联的研究。证明出抑郁和自杀相关的论文,在制药资本的运作下,很快就会被专业的学术期刊出版,随后媒体进一步大肆报道。而无法证明抑郁和自杀相关的论文则会被埋没。
同时日本的明星演员一窝蜂冒出来打配合,高调讲述自己的“抑郁经历”。抑郁症一时之间成了某种上流社会和精英阶层的象征。
结果几年之内,被诊断为抑郁性神经症的患者人数翻了一倍。到了2006年,日本抗抑郁药市场是8年前的6倍。制药资本成功地将抑郁症推销了出去,赚得盆满钵满。
《像我们一样疯狂》书中有一句话说“不幸的是,这些病人尤其是美国以外的,通常是最后一个才知道他们学到的知识多半来自人为的操作,目的是刻意制造某些信念与渴求。”
我们还是有必要冷静地反思一下,在网络上看到的各种抑郁症的“科普”里到底有多少是经过客观事实检验的真知识,有多少是资本为了卖药捏造出的伪需求。
2018年4月10日,美国投资银行高盛发布了一份针对生物技术领域的调查报告。报告中指出,中国在基因编辑军备竞赛上正在赶超美国,担心基因编辑的疗效太好会切断药厂金脉。高盛的分析师公开表示,“快速甚至是一次性治愈患者,不是一种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这句话点破了现代医疗市场的潜规则。制药资本和其豢养的专家们从一开始就不在乎病人的死活。他们的眼里只有卖药、卖药、卖药......在这种情况下,你没病他们也能制造病。
要是你不抑郁,卖药的就真抑郁了。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作者授权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