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不休》是以诸多调查记者的采访经历为原型的一部电影,为了还原纸媒的黄金时代,制片方曾在多家传统媒体体验生活,与记者编辑交流,切磋台词,修改剧情,以力求影片更加真实。

也正因为如此,片中的很多剧情冲突跟新闻专业有关联——报社内社会新闻与时政新闻的暗战,记者与编辑的争吵,同城媒体的竞争,稿件速度和深度的抉择,还有新闻伦理的纠葛,这些都是我们新闻人工作中最常遇到的事情。

针对影片中几个新闻专业领域的剧情冲突,“传媒特训营”邀请一些有着多年采访经验和编辑经验的媒体人进行探讨。


(资料图片)

01

影片中,韩东调查乙肝代检违法行为时,遇到了好朋友张博。张博的故事很有代表性,是一个非常好的新闻素材,但最终韩东选择没有将张博的故事写入稿件。

在现实的采访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碰到类似的情况,揭露的问题可能会涉及身边亲朋好友的利益,或者稿件发表后让采访对象客观上受到了损失,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郝成

中国经营报编委

尽管记者的职业特点要求从业者以维护公众利益为己任,但职业角色之外,每个记者更是活生生的人,和其他人一样有着至亲好友、亲朋故旧,因此也适用“亲亲相隐”的道德逻辑。职业伦理也给我们一些启发:既然要求记者规避报道亲友维权,那么相应的,是不是也可以不必苛责记者未能揭露亲友的问题?当然,我相信从业者有智慧有办法处理这种“矛盾”。电影中,这部分“矛盾”其实更多指向的是制度之恶,主人公韩东的处理方式,恰体现了记者的智慧和办法。

王强

界面新闻编委

这涉及新闻采访中的一个回避原则问题。影片中,韩东的做法是专业的。新闻实践中,记者应该重视并且遵守严格职业伦理规范中的一些基本原则,比如在采访中,采访对象应该回避以下关系:具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记者与报道对象属于素有往来的朋友、同乡、同学、同事等关系;与记者有关的其他利益相关者。

在极特殊情况下,如果必须采访上述对象,也需要时刻时刻记住一点,如果报道涉及公众利益,除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外,记者不应该对任何其他利益负责任,并且应该避免自己的利益与采访发生冲突。

袁野

红星资本局主编

这种情况我可能会选择匿名信源等方式来实现既保护当事人,又报道新闻。如果不能两全,我会选择放弃报道新闻。

张子渊

北京青年报记者

类似的问题在新闻报道中经常会遇到,记者的报道本身是为了记录事实,揭露黑暗,打击不法,但有时候却会对一些群体造成反伤害。一般来说,我们是不宜采访亲朋好友的,尤其是这种调查报道。如果必须要报道,也应该尽可能的保护对方。

02

影片中,韩东在操作乙肝代检调查选题时,另一家媒体也在同步进行暗访调查。韩东的领导黄江为此催促韩东尽快完成稿件,抢在对手媒体之前刊发。但此时韩东已经对该选题有了新的想法,只是还没有完全想清楚具体思路。

在现实的采访工作中,很多时候记者力图更全面的、细致的阐释问题,但这样可能会被竞争对手媒体抢先,这个时候是选择速度还是深度?

郝成

中国经营报编委

独家与深度能否兼顾?我认为这个问题其实读者早就给了答案,那就是读者都需要。具体到操作上,媒体往往以一个简短消息抢来独家首发,再用深度来充分满足读者需求。当然,现实情况是,一些敏感题材,一个独家消息后,往往就不再有机会发出深度调查报道了。因此基于这种现实,如果没有同题竞争者,应该力求深度报道。

王强

界面新闻编委王强

这确实是一个两难问题,尤其在当下的新媒体竞争环境下,一方面要深入客观准确,一方面需要速度和流量。但从长远和行业的专业构建看,在任何时候,媒体都应该坚持深度和客观全面准确第一的原则,而不能为了速度和流量忽视或者故意牺牲一些更为重要和关键的原则。单纯为了速度和流量,常常会导致稿件的不深入和不客观,甚至不顾事实信息的准确性,这样的速度和流量毫无意义,并且会最终损害媒体的声誉和公众的信任度。

袁野

红星资本局主编

只要基础的新闻事实足够支撑,我会选择先按原思路把含有核心新闻点的内容抢发出来,拼速度。同时接受记者按自己的新想法继续操作,出深度。如果没有对手媒体竞争,会选择缓发,按记者新思路去做完,再来评估谁更优。

张子渊

北京青年报记者

如果是没有媒体竞争的选题,显然深度比速度更重要。但现实工作中,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往往都是一个新闻素材媒体一拥而上,这个时候又必须拼速度。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就是先把新闻增量用短消息的方式发出来,然后再继续操作深度。我觉得要想尽可能的追求二者的平衡,就要对记者和编辑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把控全局的编辑,是否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敏锐的察觉到选题的深度方向,然后清晰准确的分派多个记者完成采访。而记者能否快速的将编辑的思路执行好,迅速形成稿件。当然,这样做也不能保证比短消息更快速,但在深度报道中,也需要有速度优势。

03

影片中,韩东认为他对乙肝代检问题的稿件并不深入,在做版当天要求编辑撤稿,最终引发了和黄江之间的争吵。

在现实采访工作中,记者可能会认为自己的稿件有瑕疵,而编辑在迫于时间紧迫等压力仓促出版,新闻作品能否做到完美,好稿的标准是什么?

郝成

中国经营报编委

电影的这个情节,在现实中几乎不会出现。首先,一直以来,这类题材能够发稿,就已经很艰难了,没有哪个记者会阻拦这样的稿子发出去;其次,在职记者履行的是职务行为,他不具有由他决定发不发的权力;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现实问题是,很多深度报道的最深处,是敏感的制度问题,是媒体管理者不得不规避的,而不是努力去追求的,因此,这个情节太魔幻、太讽刺了。

王强

界面新闻编委

这要看二人分歧的焦点是什么,是原则性瑕疵,还是非原则性瑕疵。如果是原则性的,我支持韩东。如果是非原则性的,而且能尽快调整修改并不影响报纸出版,我支持黄江。

从新闻实践看,新闻作品永远不可能做到完美毫无瑕疵,因为一篇新闻作品受到很多现实客观因素的限制,当然,对于记者来说,需要建立一个准则,那就是尽可能接近于完美。比如,案头工作做得是否足够、自己是否穷尽了采访对象、信源是否是独立且交叉验证的、每个事实和细节是否都核实过、自己是否还有知识盲点、自己是否遵守了职业伦理原则、信息平衡过程中是否选择性使用材料等,如果记者做的已经足够好,那这件作品可能就是接近完美的。

袁野

红星资本局主编

韩东的行为不符合新闻出版流程。我觉得在整个出版流程中,记者只是第一环,虽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但不是全部,需要遵循出版流程。同时,我一直认为新闻是一门带有缺陷的艺术,它追求真实真相,但带着缺陷之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没有完美的新闻作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还觉得,时、效、度这三个字是非常好的新闻出版原则,要不要抢时间,什么时间发布,稿件讲到什么程度?是需要来综合评判的。

张子渊

北京青年报记者

经历过纸媒时代的编辑记者都明白撤稿意味着什么,“开天窗”不是小问题,而是出版事故。正如影片中黄江所说,一旦撤稿整个报纸所有版面都要调整,编辑和美编此前的工作全部打乱重来。影片中黄江和韩东的争吵并不是编辑不理解记者,而是记者罔顾出版流程。

撤稿与否的标准,基本上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事实是否清晰。只要事实清晰,就应该坚持出版,新闻不是完美的艺术品,却又可以随时增补信息来接近完美。影片中的韩东犯了一个很多年轻记者的错误,当他潜意识里觉得乙肝代检的事情并不该是一查了之的时候,就不应该彷徨思索,而应该及时跟编辑黄江沟通,相信经验丰富的老调查记者能够做出更为理智的判断。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