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汉语言艺术的博大精深,就体现在先驱造词者的“高情商”绝世才华里。

数日前,@证券时报搞出了个新鲜名词,叫“超额储蓄”。

什么意思呢?

“在存款利率不断调降的背景下,我国居民部门的存款规模反而大幅飙升”。

注意,他们用的词,是居民储蓄存款,“大幅飙升”。

我不知道该怎么理解这个“大幅”。

而后,他们又说,居民超额存款,不炒股不买房不消费,定期存款明显增多,但这也会造成货币挤压,也反映出未来预期转弱、消费需求不足、投资意愿下降等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居民都存款去了,社会发展源动力,就不足了。

因此,他们呼吁,多管齐下,让居民从超额储蓄向消费转化,已成为当下我国经济工作重中之重。

下一步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通过系列有效政策组合拳,稳定居民预期和信心,进一步提振居民消费和投资。

别存款了,赶紧消费投资,炒股买房吧。

跑赢通货膨胀,过上进城安家的美好生活。

2

“超额储蓄”整出来以后,就得想办法让居民消费。

最好的消费就买房。

于是乎,各地开始推出延长贷款年限的楼市普惠高招,70岁、80岁、90岁甚至是100岁,都可以贷款买房。

还整出了另外一个新名词——“接力贷”。

爷爷还不完,爸爸还,爸爸还不完,儿子还,儿子还不完,孙子还...

贷款买房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子子孙孙无穷尽也,还怕供不起一套房?

把超额储蓄都拿出来,举一家三代人之力,接力贷月供买房,社会消费源动力有了,经济增长的各项指标也就完成了“业绩考核”了。

储蓄不够,接力贷也接不上,怎么办?

没事,我们还有“银发红利”。

3

2月20日,@工人日报发文称,当前全社会已充分意识到老年群体中蕴含着丰富潜能和广阔市场,促进低龄老年人再就业已经从理念转化为实际探索。

“老有所为”与“老有所养”是高质量老龄化的必备条件,“老有所为”是“老有所养”的坚实基础。

——以便实现“低龄老人”的银发红利。

低龄老人这个称谓,简直是一绝。

人口红利被吃干抹净之后,带来的问题是人口老龄化,怎么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呢?

——实现银发红利,让老年人继续上班工作,发挥余热。

要想“老有所养”,你得先“老有所为”。

四十年前就端起了铁饭碗的那一拨人,今天会实现银发红利吗?

高额的退休金,使得他们可以旅行、唱歌、跳广场舞、听评书看节目去音乐会现场。

反之,四十年前就开始“交公粮”的那一拨人,今天还有多少机会去实现银发红利?

没有退休金,近四十年的体力劳作,落下一身伤痛,还得给儿子凑钱买房、继续打工挣钱给孙子买奶粉减轻下一代人的负担,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小摊小贩,他们的银发红利,还能被吃多久?

享福的,还是四十年前不出苦力的那一拨人,遭罪的,也还是四十年前交公粮的那一拨人。

只是新词换了个口号而已,内核,是不变的。

4

银发红利本身也算不得是什么“大恶之词”,真正令人感到反感的,是银发红利之后的相关保障,一字未提。

日本80岁的老人确实还在上班工作,国内的所谓学者专家们,便开始扬言应当效仿日本。

可日本老人的相关福利和基础性保障,我们这边引进银发红利之后,能够同步跟上吗?

香港的卖楼花,到内地变成了预售制,最后玩成了烂尾楼。

买房之前的好处全都拉横幅醒目的标出来了,烂尾楼之后的事,皮球踢来踢去无人认领。

当初搞金融创新,也是一样,乌拉乌拉的一夜之间,p2p相关公司开遍全国每一座城市的写字楼,都说是国资背景、资金银行托管。

大风暴席卷而来,广大居民的“超额储蓄”被卷走以后,金融创新失败了这事也就翻篇了。

钱,回不来了。

银发红利发挥余热继续贡献力量之后呢?

有保障吗,有尊重吗,有尊严吗,有体面吗?

只谈奉献,不给保障;只谈付出,不给回报;只谈精神牺牲,不给物质奖励。

这一切,统统称之为画大饼耍流氓。

5

2月15日,浙江宁波。

一名60岁老人在中通快递分拣中心工作,凌晨3:50分左右,因心脏骤停猝死在岗位。

猝死的老人家属孙先生称,和宁波中通公司沟通此事,但只有法务、人事和组长来谈,迟迟未给处理方案,后中通方面称愿意赔付意外保险金额,额外给丧葬费和人道主义费用。

家属表示,“公司推诿回避,否认因工死亡。”

2月21日,宁波人社局表示,60周岁本身不属于劳动者范畴,如果没缴纳工伤保险,就不能认定为工伤。

然后,老人猝死事件,上了微博热搜。

2月21日晚,针对日前分拣工猝死岗位上一事,中通公司表示,对于网点员工的意外离世深感痛心,已就善后事宜和家属达成一致。

达成一致。

到底认定工伤了没有?不知道;是额外赔偿多给点钱平息此事?也不知道。

当然,好歹是上了热搜,舆论效应起来了,才从最初的“推诿回避”到了今日的“达成一致”。

一盆冷水浇了个透心凉。

6

新闻对比起来看,银发红利,还具有多少说服力?

35岁入职场,嫌弃年龄大了;60岁退休了,鼓励你银发红利再就业。

60岁工作岗位上猝死了,“不能认定是工伤”。

银发工作者的尊严在哪里?《劳动法》的权威在哪里?广大劳动者的基础性保障又在哪里?

又想马儿卖命跑,又想马儿少吃草。

狗屁的“人口红利”,全TM都是“人口牺牲”。

真正的红利,全被一群尸位素餐的人,给吃了干净。

而今这一群好吃懒做、毫无本事、毫无建树的人,却掉过头来指责我们,说年轻的大学生没有奋斗精神,说不买房不消费的人是躺平摆烂可耻的,说银发老人不应该总想着“老有所养”而应该继续“老有所为”。

不死不罢休,欲语泪先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