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席原本是皆大欢喜的事,大家看重的是吃席的气氛,并不在乎在席间吃了多少东西。
现在可不是食不果腹的旧社会,鸡鸭鱼肉谁家吃不起?
当然,节约粮食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将吃不完的打包回家也是一种节俭,主人家是非常乐意看到这一幕的,任谁看到浪费粮食都会心疼,这跟有钱没钱无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但有些人吃席却生怕吃亏,准确说是怕自己吃得比别人少,有些人吃得快,吃慢的人是不是很不划算?
小伙吃席被分到大妈那一桌
这种理念看似不合逻辑,但在现在生活中却是真实存在的。看着桌面上的汤水和空空如也的盘子,刘先生心中翻起了惊涛骇浪。
他小时候确实看过这样的景气,那时候大家都比较穷,为了公平起见,吃席的人都会提前分配好食物归属。
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大家的生活水平早就上了好几个台阶,新一代的大妈依旧如此作为。
刘先生本身不屑于参加这种场合,但父母说他长大了,以后要自己当家作主,人情往来还是要做的。
因为镇上的棉花厂没有固定休息时间,调休的他刚好赶上了这茬,想推都推不掉,他原本想和年轻人坐在一起,没想到当天到场的绝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小孩。
虽然他也没准备吃多少,但大妈们的战斗力让他有苦说不出,不是吃不吃的问题,而是觉得有些欺负人。
连续上了9道菜,刘先生刚举起筷子就放了下去,大妈们跟不要命似的一拥而上,嘴里还叽叽喳喳的喊个不停,大有一言不合就开打的架势。
每道菜从落桌到光盘,绝对不超过一分钟,刘先生先得连筷子都扔了,吃了快没问题,但大妈们压根就不吃,直接往袋子里装……
不过好歹是年轻人,跟那些大妈的格局还是不一样的,刘先生忍住了掀桌子的冲动,咬着牙扫了这些大妈几眼,看着看着居然慢慢释怀了。
"要怪只能怪自己,脸皮没她们厚!"在和网友的互动中,刘先生打出了这句话。
事实上,这些大妈并不是脸皮厚,只是打包在当地已经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
如果谁去吃席不带塑料袋,反而会被大妈们冠上"充大款"、"睢不起人"的标签。
脸皮厚只是表象,根本原因还是大妈们贪便宜的性格使然,吃席的吃为啥是口字旁?
因为吃东西用的是口,是人吃席,而不是塑料袋吃席!
吃席吃的是一种气氛,而不是单纯是为了填饱肚子,再说了,这几位大妈根本没考虑过别人的感受。
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年轻人来说,她们的举动确实有些为老不尊,都像她们一样,上菜就打包,吃席的意义就变味了。
不是不能打包,只是打包之前先要让别人吃饱,剩下的菜她们爱怎么样就怎么样。
人还没吃,塑料袋先到,那就不要开席了,直接煮一桶大杂烩,让大妈们围着装,每人再个水桶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