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
●我们要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一体推进强县促镇带村,全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要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做好“土特产”大文章,做优做强陈皮、大米等六大特色优势产业,打造更多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相关资料图)
●要分类建强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高标准打造双水、共和、赤坎3个省级样板中心镇,高品质建设杜阮等6个美丽圩镇省级样板,把镇级打造成为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体。
●要深入推进镇街体制改革,推动赋权强镇和强镇赋权,破解乡镇“看得见管不着”的老问题、“力量不够管不过来”“能力不够管不起来”的新问题。
今年,广东提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当前,江门正抢抓历史机遇,锚定目标真抓实干,全力打造“百千万工程”江门样板、区域平衡发展综合试验区,在新起点上推动我市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朝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江门日报记者 朱磊磊
壮大产业强县富民
广东实施“百千万工程”,从县域发展、强化乡镇联城带村的节点功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等方面着手,在新起点上更好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县域作为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充当着关键的角色。
当前,江门县域经济体量不强,目前还没有一个“全国百强县”,73个镇街仅有7个入选“全国千强镇”,GDP在20亿元以下的镇街仍占43.8%。
短板也是潜力板,推动县镇比学赶超、提质进位是江门在奋战“百千万工程”中当示范、作表率的题中之义。在江门“百千万工程”行动方案中,7个县(市、区)锚定千亿GDP目标,形成头雁引领、全域争先的千亿经济强县冲刺梯队。其中,新会、蓬江将争取在今明两年内先后迈入千亿GDP强县行列。
如何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提出壮大产业强县富民。
以“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的集中集聚集约发展为方法论,江门各县(市、区)正结合自身产业基础与特色优势,着力推动食品、家电、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高端装备制造、硅能源、无人机、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加快招引一批链主、单项冠军和配套骨干企业,打造县域经济主引擎。今年上半年,江门先进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7.7%、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6.3%、15条重点产业链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529.33亿元,硅能源、船舶与海工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也实现两位数以上较快增长。江门全市经济向上向好的态势持续巩固,今年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26.69亿元,同比增长5.0%。
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我市还在乡村振兴上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今年上半年,全市陈皮、大米等六大特色优势农业实现全链条总产值约333.1亿元,同比增长30.73%。江门海洋牧场首个半潜桁架式养殖平台正式开工,计划投放于川岛乌猪洲高冠海域。接下来,我市将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做好“土特产”大文章,做优做强陈皮、大米等六大特色优势产业,打造更多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大力实施江门“广东第一田”三年提升工程,打造高产高效、绿色生态、智能智慧、三产融合的全国种粮示范田。
推动城乡建设大提质
今年“五一”假期,开平赤坎华侨古镇这座百年历史老城,4天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
镇,不仅是串联县城和农村的关键节点,也是我市实施“百千万村工程”的重要一环。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提出,要分类建强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高标准打造双水、共和、赤坎3个省级样板中心镇,高品质建设杜阮等6个美丽圩镇省级示范样板,把镇级打造成为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体。
“再造一个现代化新江门”,不仅是经济总量的翻番,还有城乡品质的脱胎换骨。
我市把城乡建设提质作为“百千万工程”的重要切入口和着力点,立足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统筹落实乡村布局、村庄建设、农房风貌“三个规划”,大力推进农村垃圾、生活污水、厕所“三大革命”,持续推进村庄美化绿化,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侨味、记得住乡愁”的和美乡村。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江门拿出“头号工程”的力度,以“头号工程”的势头,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努力擘画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新画卷,在新的更高起点奋力再造一个现代化新江门。
强化改革赋能和要素保障
广东之“痛”,痛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江门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台山、开平、恩平的总面积占全市七成、经济总量仅占全市三成。面对这些薄弱环节,落实新发展理念、抢抓“百千万工程”历史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江门的根本出路。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上,江门描绘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江门蓝图”,明确提出,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打造区域平衡发展综合试验区。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再次聚焦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提出要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一体推进强县促镇带村,全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走在全省前列。我市把“百千万工程”作为“头号工程”举全市之力高标准推进。
作为“头号工程”,就必须拿出“头号工程”的力度,形成“头号工程”的势头。
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提出要强化改革赋能和要素保障。接下来,江门要深入推进扩权强县、强县扩权改革,加快出台放权事项清单,提升镇街能级,加速经济发展。同时,深入推进镇街体制改革,推动赋权强镇和强镇赋权,破解乡镇“看得见管不着”的老问题、“力量不够管不过来”“能力不够管不起来”的新问题,进一步扩大镇街发展自主权,激发镇街活力。此外,江门还要持续深化“三块地”、农村产权制度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高质量完成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省级专项改革试点任务,打造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江门样板”;强化资金土地人才保障,推动财政、金融、社会资金“三管齐下”,扎实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积极盘活存量低效用地,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广泛凝聚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强大合力。
新的耕耘已经开始,江门拿出了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