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 讷言
在红塔区外来入侵物种普查调查中,普查组在中心城区玉湖路种植的园林植物海枣树中发现害虫褐纹甘蔗象,这是我市首次发现此外来入侵物种。(详见8月16日本报第5版相关报道)
褐纹甘蔗象是侵害甘蔗和玉米等作物的一种害虫,近年来也对城市园林植物如海枣造成危害。此“象”非“吉象”,这次来的不是客,而是害虫,对本地生物安全构成挑战,给玉溪植物保护工作敲响了警钟。
过去数十年间,类似的“来客”从未间断。从紫茎泽兰到大薸、金光菊,从福寿螺、小龙虾、非洲大蜗牛到红火蚁、花蚊子,无论是主动“请来”的,还是“混入”的,初来时甚至被以为是“客”。多年以后,它们站稳了脚跟,反“客”为主,为害四方。人们却驱之无力,悔之晚矣。
所幸随着近年来生物安全被提升到国家安全战略高度,以及人们对各种外来入侵生物认知的提升,这些入侵者的美丽外衣和神秘伪装被层层扒下。发现褐纹甘蔗象数天之内,专业人士就及时处置,以防其扩散蔓延。
防范外来物种入侵,要提高警惕,外防输入。站在国家安全的高度,建立健全外来物种入侵工作制度和协调机制,加强生物安全风险防范,制定风险防控计划和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强化过程管理,做好生物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加强对外来生物的准入、检验检疫等工作;严格进境粮食、烟草、花卉种苗等动植物及其产品监管,严防外来有害生物传入;补上物流、快递等薄弱环节监管漏洞,建立主动申报制度、安全检查制度、溯源制度和追责制度,严防各类外来物种非法入侵。
防范外来物种入侵,要“练好内功”,提高“免疫力”。在做好外防输入工作的前提下,维护境内生态平衡,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森林、草原、湿地、自然保护地等重点区域外来入侵物种的调查、监测、预警、控制、评估、清除和生态修复等工作,建立外来入侵物种信息发布制度;健全玉溪“三湖”外来入侵物种联防联控部门协调机制,逐步清除一级保护区紫茎泽兰、菟丝子、大薸、福寿螺等外来入侵物种。事实证明,在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中,众多物种经过成百上千年生存竞争,形成了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的紧密关系,对外来物种有一定的“免疫力”。在原本平衡的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地区,外来入侵物种更易蔓延,从而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面对点多面广的野外环境,仅靠人工清除的方式,并不能根除外来入侵物种,或许改变其生存所需的生境,斩断其食物链,不失为一种治本之策。
防范外来物种入侵,要广泛宣传和“全民皆兵”。建立健全外来有害生物全民防范机制,适时公布最新外来有害生物目录、简介及举报方式,动员全社会参与;结合创文、固卫、日常防疫消杀等工作,多网合一,织密覆盖城乡的严密的外来入侵物种防治网络,常态化开展外来入侵物种防治工作,维护地区生态平衡,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当然,并非所有的外来物种都有害,不必谈虎色变、杯弓蛇影。在当前对外交往频繁,人流、物流活跃度较高的情况下,要完全避免有害物种入侵难以做到。只有增强全民生物安全意识,认清“来客”身份,妥善做好防范和处置工作,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外来物种入侵风险,保障本地生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