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俗话说“水往低处流”,而去年夏天一场60年不遇的大旱,让“水往高处流”成为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金庭(西山)等沿太湖地区广大茶农果农的期待,大家希望早日能把太湖水引到山上,改变原先“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这一期待,随着吴中区“引水上山”工程近日基本完工,成为现实。

8月3日一早,记者来到吴中区金庭镇梅堂坞,在当地水利站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沿着山路向坞内走去。坞内古树参天,山坡上的茶园郁郁葱葱,板栗挂满枝头,一派生机。山路两侧原有的泄洪沟被修葺一新,隔上一段就设置一节拦截水坝,半山腰处,一座外表采用迷彩喷涂的蓄水池与周围融为一体。

“这样一个水池能容纳200立方水,泵站打开一个多小时就能蓄满,基本能够满足坞内山地的灌溉用水和消防用水。”金庭镇水利站站长朱革荣介绍,金庭是吴中本轮“引水上山”工程的主阵地,总投资达1.44亿元,目前在整个西山岛,像这样的“引水上山”蓄水池,已建成110多个。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说话间,他通知山下工作人员开泵引水,短短几分钟后,汩汩太湖水就从管道中喷涌而出,水池蓄满水后通过泄洪渠向山下流去,沿途原有居民自建的蓄水池不仅被逐一灌满,还形成了一道“清泉石上流”的美丽景观。

“水量很大,和前几天下大雨时从山上流下的水量差不多,旱涝保收,我们再也不愁了!”正在自家茶园里除草的堂里村村民马英告诉记者,和去年夏天相比,村民们更加笃定,今年虽然风调雨顺,但“引水上山”工程更是给大家吃了颗“定心丸”。施工过程中,政府还积极回应大家诉求,尊重老百姓日常取水、用水习惯,及时调整管线线路及铺设方式,及时优化水池取水设计等,这些设施既美观又方便。

“这样一项重点民生工程落地的背后,是市、区两级多部门形成合力的结果。”吴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因金庭镇、光福镇和东山镇涉及太湖风景名胜区、生态管控区等规划和保护问题,工程建设的批复涉及较多部门,手续复杂。最终,在苏州市及吴中区水务、资规、环保等部门的大力推动下,相继完成水土保持、取水许可、供电、洪评,以及太湖风景名胜区选址、省级生态管控区论证、环境影响评价、国家生态红线论证、森林公园意见等手续办理。

合力审批,还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引水上山”工程前期设计时,就兼顾农业灌溉、森林消防、泄洪沟整治,通过“引、排、蓄”等措施,着眼建立完整的小流域治理体系。除了注重优化选址,尽量规避各类生态管控红线,减少管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由水利部门和林业部门共同牵头,健全联动机制,建设山地蓄水池、沿路管道、泵房等,配备便携式高压泵,进一步提升应对森林火灾“以水灭火”能力、农业抗旱能力,同时提高雨季山区泄洪能力。

“包含金庭、光福、东山三镇在内,最终将建设完成水泵站56座、管道103公里、蓄水池236座,覆盖茶果林灌溉面积6.4万亩,总投资1.76亿元。”吴中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地图上看,引水上山工程的泵站、蓄水池和引水管道如同“心脏”和“血管”一般,将源源不断的太湖水输送到山间林下,加速为呵护生态农业构筑绿色屏障。

天王坞地处西山岛腹地,记者去年8月来到这里时,坞内的水库曾一度接近干涸,村民们辛苦地用肩挑手抬的方式往山上运水。除了靠下雨存水,现在,引水管道直接接入水库,有了固定的入库水源。天王坞茶场“茶二代”姚益林说,即使在最干旱的天气,也能确保给山上的枇杷、杨梅、柑桔等果树和茶树“解渴”。更重要的是,有了固定水源,确保了水库一池碧水常在,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进一步带火了他家民宿的生意。

“引水上山”工程基本完工,后续长效管理才刚刚开始。为了提升后续管理质效,这一工程整合了泵站自动化系统、水池监测系统、输水管线视频监测系统等智能集控设备,同步开发手机APP,打造一张智能感知网。集控中心可以通过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远程控制,实现水池自动引水作业,并通过视频监视系统实时远程查看现场环境,此外,若水泵设备等出现异常,也将进行自动预警,实现抗旱工作可视、可控、可调、可防。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盛峥

编辑: 李仲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