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三秀兮于山间”,作为山中珍品,香菇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美味,也是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素有“中国香菇之乡”的美誉,先后被授予“全国农业(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区”,随着行业竞争加剧,远安县积极适应市场变化,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探索出新的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发展路径。
创新品种:从“一菇独大”到多菌齐放
【资料图】
“品种单一,同质化竞争激烈,使得市场供大于求,产品价格低迷、造成种植户利润下滑、企业生存压力加剧”,这曾是一度困扰香菇产业的难题。“香菇不香”如何破题?
菌种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源头。作为全国重要的菌种生产基地,湖北省远安县首先将目光投向了菌种创新。“将菌种研发作为农业现代化先导性工程,实现不断推进食用菌产业由单一香菇品种向多元化发展转变,探索构建以香菇为主,多品种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远安县县长刘朝表示。
通过科研攻关,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上海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合作,远安县结合本地地理和气候特点,实现种植品种的多样化和特色化。3月初,记者来到位于远安县的湖北森源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只见菌种生产车间内,一排排智能化菌种生产设备正在电脑操控下自动运转。
加大对菌种质量安全技术研究和硬件设施的投入后,远安菌种优良率达到95%以上。“过去大家只熟悉我们研发的‘8404’香菇菌种,现在还成功种植羊肚菌、大球盖菇、红托竹荪、金耳、玉耳、桑黄等10多个新品种”,湖北森源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焦海涛介绍,“桑黄最‘俏’,一斤卖到1200元。”
目前,远安县已先后选育出“森源N1”等4个新菌种,筛选出3个品种通过国家食用菌品种认证,并建成储藏量达250种食用菌的种质资源库。远安成为全国重要的菌种生产基地,年生产量达到2000万袋,远销全国110多个县市区。
科技赋能:四季产香菇,精深加工香飘海外
品种多样化的同时,香菇工厂化栽培和珍稀菌种植技术也在远安实现了迭代升级,迈进标准化、智能化。钉子菌种、高压灭菌、定向出菇、智能化温控等技术在远安相继应用,香菇实现周年化生产。
3月2日,记者走进位于远安的宜昌大自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大自然公司),智能菇棚让人眼前一亮。
高大厂房次第排开,立架足有3米高。种菇需要通风和调温,如此庞然大物怎样实现精准调控?“通过物联网等新科技,对棚内水分、湿度等环境条件实现精准管控,提供香菇生长的最佳环境,”大自然公司董事长周华雄告诉记者,“克服因气候异常对香菇种植的影响,改善香菇生长条件,缩短种植周期,既提高产量,又提升鲜菇品质。”
好技术带来好产品。迈进大自然公司的加工车间,菇香四溢。车间内,生产线井然有序,一袋袋香菇脆片、一罐罐香菇酱如士兵般鱼贯而出,准备开启海外之旅。“供不应求,今年订单已经排到5月份了,公司已经不接小订单了,”周华雄说。
据了解,大自然公司生产的香菇即食食品、香菇罐头、双孢菇罐头投入国内外市场后受到广泛欢迎。特别是2022年新上的双孢菇罐头生产线,日产量达30吨,产品出口巴拿马和中东10多个国家和地区,仅凭双孢菇罐头一个单品全年可创外汇收入1000多万美元。
如今,远安县还探索出利用废菌棒生产生物有机肥,香菇生产走上了绿色循环经济的大道,为农户探索出一条绿色致富路。据介绍,远安县从事食用菌种植的农户8500户,农民人均从食用菌产业中获得收入8000元以上,产值达9.5亿元以上。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见习记者 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