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推广小份菜、半份菜,网络点餐明示食品重量,着力解决婚宴、自助餐食品浪费……近期,市场监管系统启动为期3个月的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将紧盯重点平台、重点环节、重点问题,加大督导检查和执法处罚工作力度,全力遏制“舌尖上的浪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近年来,从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到出台反食品浪费法,再到制定《粮食节约行动方案》,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应该说,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社会氛围日趋浓厚,制止“舌尖上的浪费”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在日益多元的消费场景中,餐饮浪费现象仍时有发生。有的消费者讲排场、好面子,请客点菜倾向于多多益善,却不好意思打包;有的餐饮企业受利益驱使,设立最低消费标准,刻意增大菜品分量;有的外卖商家设置不合理的满减优惠,诱导消费者超量点餐。种种现象警示我们,“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任重道远,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舌尖上的浪费”,不是一个“花自己钱,别人管不着”的个人权利问题。消费不等于浪费。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供应充裕、市场稳定,但粮食产需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处于紧平衡态势。据测算,我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约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大型聚会浪费率达38%,每年城市食物浪费(不含居民家庭饮食)大致在340亿斤至360亿斤。餐饮浪费给粮食生产带来较大压力,产生的大量厨余垃圾还会污染环境,更有悖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制定实施更有力的举措,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有助于推动实现节用裕民、节俭兴国。北京建立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浙江推动全省99.6%的村社制定村规民约,自主约定控制婚丧喜庆事宜的餐标;石家庄实施《餐饮服务经营者反食品浪费行为规范》,要求餐饮服务经营者提高食材利用率,严格操作规范,减少食品浪费……各地的务实举措,值得称赞和借鉴。这也启示人们,制止餐饮浪费,既要加强监管,严厉查处浪费食品的违法违规行为,又要细化餐饮制售的标准规范,引导行业自律,还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风尚。治理“舌尖上的浪费”,也离不开供给侧的精细管理。合理采购供应,可以避免食材积压;规范储存管理,能够有效防止食品变质;推出“小份菜”“半份菜”,有助于引导人们按需用餐……通过精细管理,不仅能挖掘节约潜力、减少“看不见的浪费”,还能提高供餐质量、丰富用餐选择。在食材采购、储存、加工等环节,如何进一步减少食物浪费,值得相关企业持续探索。此外,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平台企业也不妨出台一些扶持措施,如帮小餐厅开发商业智能系统以提升其科学管理水平,让餐饮企业不仅“愿节约”,还能“会节约”。一位网友说得好:“餐饮浪费,触目惊心。节约粮食,任重道远。光盘行动,全民努力。加强监管,久久为功。”人人珍惜粮食,人人养好习惯,就能让“光盘”成为生活日常,让勤俭成为价值追求,让节约成为自觉行动。未来,继续综合施策、抓实抓细,坚持不懈、管好治好,以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助力保障粮食安全,让经济社会发展更高质量、更可持续。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