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武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谁怜越女颜如玉下一句是什么,谁怜越女颜如玉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作者]王维[全文]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
2、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鲙鲤鱼。
(相关资料图)
3、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4、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5、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6、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7、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8、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祗是熏香坐。
9、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10、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11、洛阳女儿生长在富贵人家,嫁到了富贵人家。
12、她生活得多么富有,她的丈夫那么豪奢。
13、越中女儿也青春年少,也有美丽的容颜,却在江头独自浣纱。
14、这是不同命运的对比,是出身遭际的对比。
15、她们的不同命运是生下来就注定了的。
16、“洛阳”是都城,是权力和体制的核心;“越”代表体制以外的世界。
17、在盛唐以前,对大多数人出身低微的人而言这是一个事实。
18、个人的努力很难改变自己的人生遭际,也就有左思“以彼茎寸茎,荫此百尺条”的慨叹。
19、盛唐以后,人们更多看到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命运,韩愈有一首诗,写生在同一环境下的两个人因“学与不学”的差别,一个长成猪,一个长成了龙(乃一猪一龙)。
20、这是两种生活的对比。
21、富贵者的生活何尝不空虚,贫贱者的生活未始不充实。
22、但作者还是为越女抱恨,“谁怜”二字,为其抱恨也。
23、作者对体制社会有一种疏外感,越女是他的化身。
24、对体制社会有一点蔑视。
25、体制内纷纷扰扰,多少达人尸位素餐!越女对体制社会并无艳羡,所以诗人还是有骨气的;越女对自己的生活境况又没有强烈的愤慨不平,所以缺少巨大的感情波澜,也就缺少了“风骨”的张力。
26、“谁怜”,——诗人只是轻微地叹息,些许不平中已可见看破红尘的苗头。
27、或者说,社会的不平不是诱发了诗人打破体制、改变世界的愿望,而是惹起了他超离尘世的愿望。
28、诗人的语气既是批判的,又是厌倦的,从厌倦走向淡泊。
29、“自浣纱”未始不是清净的美好生活。
30、越女浣纱,自有一方洁净的天地。
31、一种品格,一种境界,一种人格力量。
32、但这种力量又被“谁怜”二字抵消了一些,没有张扬开来。
33、王维的生活就是焚香扫地,饭僧默坐,既有“洛阳女儿”的影子,所以不免“寂寞”、“惆怅”的叹息;也有“越女自浣纱”的影子,所以能创造出清净超尘的境界。
34、这是王维《洛阳女儿行》中的最后一句。
35、原文是: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
36、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鲙鲤鱼。
37、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38、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39、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40、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41、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42、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祗是熏香坐。
43、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44、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45、这句的翻译是:西施洁净美丽,谁去怜爱这样姑娘; 贫贱的时候,只好在若耶溪头浣纱。
46、这句诗以西施的寒微出身来反衬唐朝时期洛阳贵妇生活的富丽豪贵,揭示了高层社会的骄奢淫逸。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