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刘亚兰)乡村振兴,人才为先。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需要各类人才来书写。如何打好“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组合拳,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近年来,万盛经开区结合资源禀赋和综合条件,创新实施“镇聘村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人才项目,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产业要靠人才来干,文化要靠人才来兴,生态要靠人才来美,组织要靠人才来强……由此可见,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显得格外紧迫。但眼下的万盛乡村,依然存在人才数量较少、人才结构单一、综合素质不高、带动发展能力较弱等短板。

以全区8个镇为例,村干部队伍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偏少,仅占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基层岗位对高学历、高素质专业人才缺乏吸引力,引才难、留才难现象较为突出;现有本土人才中以技术含量低的种植养殖业生产型人才居多,普遍存在学历偏低、年龄偏大等问题,制约了人才示范带动作用发挥。

为此,万盛经开区创新实施人才“镇聘村用”模式,即各镇编制引进人才将在定点村服务3年以上,主要从事村集体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整治、法治宣传、网格服务、平安建设、信访稳定等工作,有效破解乡村人才短缺难题,全面推动乡村持续健康发展。

同时,万盛经开区从招得好、保障好、管得好、干得好四个方面发力,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着眼“招得好”,打造人才“强磁场”。在对全区8个镇56个村进行专题调研的基础上,精选乡村振兴重点村,围绕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村级干部队伍结构和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充分考虑男女比例、学历层次、专业专长等因素,综合考量岗位设置,面向社会发布招聘简章,力求把素质过硬、能力突出、敢闯敢干的青年才俊选入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人才队伍。

聚焦“保障好”,筑起人才“蓄水池”。建立“万盛英才”编制周转池,采取“一次周转、逐步归还”闭环管理模式,为各镇人才引进提供充足编制资源保障,增强基层岗位吸引力。

务求“管得好”,构建人才“栖息地”。强化引进人才的全周期管理,积极探索建立引进人才考核管理办法,建立长期跟踪联系机制,及时了解掌握人才现实表现,对不符合工作要求的及时进行优化调整。坚持把引进人才纳入全区青年人才管理,落实激励保障政策,加大对引进人才的关心关爱力度,让人才全身心投入乡村建设和发展。

确保“干得好”,搭建人才“练兵场”。建立“2+1”结对帮扶模式,由1名镇机关干部、1名村“两委”班子成员对引进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帮助人才尽快融入工作环境。将人才纳入全区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持续巩固提升人才综合能力素质。搭建人才发展平台,鼓励支持人才结合乡村特点,创新申报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项目,对入选的项目予以重点扶持。(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