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中国青年网北京8月22日电(记者 安俐 杨月 实习记者 张雁菲)紫禁城究竟有多大?古代皇帝专用的御道有多宽?镶金兽首玛瑙杯又是怎样见证了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丝路友谊?在研学旅行中,孩子们跟随研学旅行指导师,在“行走”的课堂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研学旅行指导师的责任,是要从孩子们的兴趣和需求出发,让课堂“走起来”,将“知识、文化、审美”融入旅程,去未知之境探寻新的可能性、新的知识及价值提升。在故宫层层的门廊之间穿梭,用双脚丈量紫禁城的雄伟;跨过金水桥,通过触摸栏杆上雕刻的盘龙体会建筑之美;在御花园,看古代工匠用鹅卵石作在石子路上的画,见识独特的民俗文化符号。在研学旅行中,文物“活起来”“会说话”,不再是被束之高阁的“高岭之花”,孩子们靠耳听、靠眼看,调动身体的感官全方位触摸自然、触摸历史,在心里埋下的好奇种子终有一天会枝叶葳蕤。
研学旅行指导师旷思敏在与孩子们的接触中也渐渐找到了自己的职业定位——帮助孩子增加触摸世界的机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未来,她希望通过更精细化、更具体验感的研学产品继续带孩子们走南闯北、长见识、会思考、懂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