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上,我们可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而飞入空间站后,航天员每90分钟就能绕着地球飞上一圈,一天内能看到16次日出。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这样的奇观,已经有16名中国航天员亲眼见证。30年来,载人航天工程已先后发射了15艘神舟飞船,成功地将16名、26人次航天员送入太空,任务成功率为100%。
2003年10月15日18时40分,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从太空向世界各国人民问好,并在舱内并列展示了五星红旗和联合国旗(摄于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大屏幕)。 新华社发
(相关资料图)
从21小时23分到6个月
载人飞船的试验,从无人飞船开始。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无人试验飞船发射取得“开门红”,在太空飞行了21小时后,顺利、准确地返回地面。随后,陆续进行的神舟二号至神舟四号无人试验飞船发射也均圆满成功。在积累了足够经验后,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蓄势待发。
14圈,21小时23分。“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圆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将五星红旗带到了浩瀚宇宙。平安返回地球后,杨利伟走出返回舱说:“飞船运行正常,我感觉非常良好,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这只是个起点,在后续任务中,航天员乘组在太空遨游的时间不断拉长。几天、十几天、三个月……现在,航天员乘组“太空出差”6个月已是常态。在神舟十四号乘组返回地球后,陈冬更是成为了我国首位在轨时间超过200天的航天员。
要让航天员能在太空中长期工作生活,“太空之家”的性能必须足够强大。其中,空间站环控生保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航天员叶光富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他们神十二经常开玩笑说,上面我们有好多再生水给你们留下了”。这里的再生水,指的便是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将航天员排出的尿液、水汽等废物,转化而成的饮用水,实现空间站水资源的循环。同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可再生为氧气,并消除有害气体。
在空间站繁忙的工作之余,航天员也会进行休闲调剂,可以打太极、练书法、弹古筝,还能化身太空摄影师,将宇宙的壮美定格在相机中。
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与翘盼已久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新华社发
舱外航天服护航星河漫步
航天员出舱活动,是载人航天三大关键技术之一。而身处复杂、危险的太空环境中,能够保护航天员“太空行走”安全的,便是舱外航天服。形象地讲,一件舱外航天服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微型载人航天器,近百种单机产品、数万个零部件集成在一件“衣服”上,其设计难度可想而知。
“神舟七号报告,我已出舱,感觉良好!”2008年9月27日,翟志刚在执行神舟七号任务时完成了首次太空出舱,他将一面五星红旗高高举起,这是我国载人航天任务的重要一瞬。当时,他身穿的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代舱外航天服。后续,研制团队持续开展优化设计,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在神舟十二号乘组出舱时亮相,成为目前世界最先进的航天服之一。
新一代航天服的设计使用次数为3年15次,单次可支持舱外工作时间8小时,且穿脱设计精巧,经过专业训练的航天员只需5分钟即可完成。其还能根据航天员的身高调节高度,供不同身材的航天员使用。有了坚实的屏障,航天员就能安心开展太空作业。
现在,在航天员出舱时,空间站舱外的一大一小两条机械臂还能助他们“一臂之力”。前不久,神舟十四号乘组在执行第三次出舱任务时,大小机械臂首次级联形成组合臂,托举着航天员陈冬大范围转移至梦天实验舱外,轻松完成舱间连接装置的安装。
2022年1月31日,农历除夕,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遥远的太空发来视频,向祖国和人民送上祝福。指令长翟志刚拿着对联说:“祝大家新春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视频截图)新华社发
“最高学府”为千万学生开课
“同学们,你们好!”2013年6月20日,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里首次化身“太空教师”,讲授了一堂神奇的太空课。天地信号刚刚接通,王亚平就越过“讲台”飞向镜头,这一幕,让收看课程直播的6000余万“太空班”孩子们记忆犹新。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这句话,是王亚平首次太空授课的结束语,也是她在出征神舟十三号任务前的寄语。2021年12月9日,陀螺旋转不停,“太空教师”王亚平已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飞入了空间站时代,“太空教室”也从天宫一号升级为天和核心舱,更加宽敞、明亮。
太空授课点燃了孩子们的飞天梦想。现在,曾经的“太空班”学生已经长大,王亚平曾在公开采访中透露,很多孩子因为太空授课而喜欢上了航天、报考了航天专业,甚至有些已经成为了她的同事,“航天事业带给我最深的感受,一个是时代的力量,一个是传承的力量。”
随着中国空间站的建造,神舟十四号乘组启用了“新教室”,在问天实验舱中与青少年互动,分享了正在太空开展的水稻、拟南芥种植实验情况,还现场展示了科学手套箱剪株操作,直观展现航天员在空间站内怎样做实验。
如今,航天员乘组在执行任务期间“开课”已成常态。天链中继卫星搭建起一条“信息天路”,实现天地间话音、图像的双向传输,让航天员能轻松开启直播课。“天宫课堂”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太空科普的国家品牌,旨在传播普及载人航天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标题出自宋·谢枋得《小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