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纸公告宣布总价款近十亿美元的合作“告吹”后,诺诚健华-B(09969)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的“故事”似乎要变成“事故”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月15日晚间,诺诚健华发布公告称,渤健已通知公司,为便利而终止(to terminate for convenience)双方就有望治疗多发性硬化(MS)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口服小分子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奥布替尼的全球开发和商业化达成的合作和许可协议,双方将在90天内完成权益过渡。

据了解,2021年诺诚健华以最高9.4亿美元的代价将奥布替尼治疗MS及相关全球权益授权给渤健,并已获得了1.25亿美元的首付款。如今合作折戟,这预示着诺诚健华将无缘未来至多8.125亿美元的潜在临床开发里程碑和商业里程碑付款。

受此消息影响,2月16日甫一开盘,诺诚健华便低开低走,盘中跌幅一度超过3成,同时换手率亦较前几个交易日显著放大,投资者“夺门而出”的心态之迫切可见一斑。截至当天收盘,诺诚健华收报8.85港元,跌幅27.34%,全天换手率达到3.62%。

若以当天收盘市值计算,官宣“分手”后诺诚健华A、H股一个交易日蒸发的市值便接近了百亿元人民币。

在智通财经APP看来,诺诚健华遭投资者“用脚投票”,表面上看固然是因为受到了渤健退出这一“黑天鹅”事件影响,市场对公司未来业绩的增长预期有所削弱。

但若从更深层次思考,此次双方的分手,抑或会动摇诺诚健华整个的投资逻辑。毕竟,对于诺诚健华而言,其原研的BTK小分子抑制剂奥布替尼实在是太重要了。

公开资料显示,奥布替尼于2020年12月在中国获批上市,2021年通过医保谈判后于当年年底获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22Q3期间,公司奥布替尼销售额为1.83亿元,环比大增64%;去年前三季,奥布替尼的销售收入达到4亿元,同比劲增129%。

目前,奥布替尼在国内已获批2个适应症,分别为r/r SLL/CLL和r/r MCL。与此同时,奥布替尼还在拓展自免领域,且已有4个适应症处于二期,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多发性硬化症(MS)、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

其中,与渤健合作的项目无疑被诺诚健华寄予了厚望。毕竟,横向对比其余适应症的情况,MS一度被外界视为BTK抑制剂打开自免市场的最大适应症。举例而言,SLE领域已有BLyS、APRIL、CD20靶点药物覆盖,如荣昌生物的泰它西普48周SRI指数接近80%,而奥布替尼100毫克计量12周SRI指数仅64%。

然而,由于观察到肝损伤案例,2022年底FDA便叫停了奥布替尼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实施部分临床。同时,在美国进行的二期研究将不再开展新的患者招募,而美国以外地区的临床招募亦将暂停。

值得一提的是,诺诚健华对于相关肝损伤风险有自己的见解。

据了解,MS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会攻击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脱髓鞘和神经变性。截至目前,全球已获批26个MS治疗药物中,有24款药物均有肝功能相关的问题。而奥布替尼的不良反应表现为肝酶增加,且发生肝酶增加的时间主要在前两个月。诺诚健华方面认为,肝酶增加是可逆的,患者早期只要通过肝酶检测就能够预防,实质受影响的患者很少。

诚然,BTK抑制剂最终究竟能否适用于MS仍是未知数,现今盖棺论定为时尚早。但毋庸置疑的是,时至今日诺诚健华合作方渤健的耐心已然耗尽了。

而结合资本市场的反应来看,虽然诺诚健华在昨晚的公告中坚称“对奥布替尼依然充满信心”,并将加速推进奥布替尼在MS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全球临床开发,但显然投资者的信心已经折损大半。

后市来看,得益于去年成功登陆科创板,中短期而言诺诚健华料将会“不差钱”(截至2022年9月底,公司货币资金约有人民币86.68亿元)。

但鉴于诺诚健华的在研管线进度迟缓(13款产品处于I/II/III期临床试验阶段,多款产品处于临床前阶段),其中进度最快的产品预计也要到2024年才能上市,而另一款商业化商品Tafasitamab也仅获批在海南博鳌作为临床急需进口药品使用,新的业绩增量或还需加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