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 秋日清晨的一缕阳光照进龙骨坡遗址的大门,来自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云南大学等多家单位的研究人员迎着朝阳,开始了新一天的发掘工作,进一步探寻“巫山人”的足迹。当天,龙骨坡遗址第五阶段主动性考古发掘进入第九天。

“这次发掘如果能挖出上颌骨或者头盖骨,最后论断不管是人是猿,都将是重大突破。如果是猿,意义会更重大。”本次发掘的专家顾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万波说,结合发掘的1000多件石器,就会给全世界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论断:在东亚地区、长江流域,这种猿的思维发展、行为方式,已经脱离猿的性质。这在东亚地区、乃至亚洲都是首例。

黄万波教授指导工作人员辨别发掘物。摄影:刘朝明


(资料图)

现年91岁高龄的他,不仅头不昏、眼不花,而且思维异常清晰,表达有条有理。爬坡上坎,轻松自如,精力十分充沛,良好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得不让人惊叹与佩服。随身携带的帆布挎包从不让人帮忙背,并自嘲“这就是我的枪”。

“趁自己身体还行,想找到更多新的东西,解决‘巫山人’究竟是人还是猿的世界难题。” 黄万波教授道出初衷。

他介绍,1963年在发掘蓝田人之后,发现在260万年以后气候发生变化,冬天冷、夏天热。而秦岭以南气候较为暖和,比较适合早期人类的生存,因此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南方。1984年,黄万波教授带领团队来到“渝东门户”——巫山,在庙宇镇龙骨坡遗址开始了考古发掘之旅,从此与”巫山人”结下不解之缘.

该遗址曾经历了4次考古发掘。1985年到2006年,经过3个阶段的系统发掘,发掘出了“巫山人”下颌骨,引起了国内外高度关注。2011年到2012年,第4次考古,又发掘出大量石器和哺乳动物化石。据不完全统计,4次发掘共采集哺乳动物化石116种、石器1000余件。

工作人员对发掘物进行淘洗。摄影:刘朝明

“由于发现的‘巫山人’化石材料太少,仅有一小段下颔骨和2枚牙齿,加之牙齿的形态学特征有一定程度的原始性,故有学者认为它应属于古猿类。”黄万波教授告诉记者。

学术观点的争端,成为还原事物真相的动力,也激励黄万波教授再一次走进龙骨坡遗址。

发掘现场,工作人员有的测量勘查,有的开挖土层,有的清除杂物,有的淘洗粘合……大家分工合作,态度严谨,忙而有序。目前30平方米发掘面上的表土层已清理完毕,正在不断深入原生层。

“在第三阶段的发掘工作中,这个地方曾发现巨猿牙齿两颗和石器等。”黄万波教授说,如果此次发掘能找到上颌骨或者头盖骨碎片,就可以根据碎片的形态特征,进行科学复原,然后获取头盖骨主人的脑容量。

“脑容量高于500毫升,就是人;低于500毫升,就是猿。”黄万波教授介绍,如果是人,我们就向全世界证明了早在200—250万年前,巫山龙骨坡就有古人类存在。

龙骨坡遗址。摄影:刘朝明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