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的西南角,有一座被山林包裹的绿色小镇——德宏畹町。在这座小镇上,有一位来自省城昆明的医生,在畹町这条中缅边境线上坚守了三十一年,服务人群覆盖两国众多边民。
一身白大褂,身板挺直,走起路来脚步轻快。畹町仁慈医院院长沈坤73岁了,仍坚持每天查房。
(资料图片)
沈坤对一些重症监护病人更是倾尽心力。很多人因此跟他处成了朋友,喊他“沈大爹”“沈大哥”。
今年是沈坤辞去公职扎根边境一线行医的第31年。31年来,沈坤和同事们克服重重困难,为守护边民生命健康作贡献。
先看病后交钱
65岁的杨生吉老人,在医生黄高宏搀扶下,从病床上缓缓起身,走向卫生间。
今年2月,患有颈部淋巴结恶性肿瘤的杨生吉,因家中无人照料,被人送到畹町仁慈医院住院治疗。考虑到老人的情况,医院不仅为他安排了主治医生,还专门抽出几名职工轮流照料。黄高宏就是其中一位。在黄高宏看来:“老人不容易,我们能做的更多是关怀和陪伴。”
杨生吉在畹町仁慈医院获得善待并非偶然。沈坤在医院创办之初就定下规矩:先治病后交钱。这个传统保留至今。对一些有特殊困难的群众,很多费用医院也是能免则免。
畹町与缅甸山水相连。畹町仁慈医院的患者除来自瑞丽、盈江、梁河、芒市、陇川等40多个周边城镇,还有不少来自木姐、九谷、南坎、腊戌、曼德勒等30多个缅甸城镇。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至2016年,畹町仁慈医院接诊患者17万余人次,其中危重病人超过3000人次,境外就诊人数占40%。这所地处中缅边境线上的医院,也因此被中缅边民亲切地称为“胞波(缅语音译,意为同胞兄弟)医院”。
为了一句承诺
沈坤自幼在昆明长大,他第一次到访边城畹町是1992年。当时的他正担任昆明市延安医院危重病科副主任。
“很热闹,做生意的比较多,但与之不相称的是落后的医疗卫生条件,卫生院没有像样的医疗仪器。”这是畹町给沈坤留下的第一印象。
为了缓解畹町群众看病就医的困难,当地提出能否支援畹町建一所医院。沈坤回到昆明请示医院领导。没多久,一行人到畹町考察,并决定在原先混板乡卫生院基础上,创建昆明市延安医院畹町分院心血管中心。
1992年6月,在总部医院和当地政府大力支持下,畹町分院心血管中心筹建工作稳步推进。作为负责人,沈坤带领几个科室的20多名医护人员从几百公里外的昆明来到畹町,准备干一番事业。
沈坤说他始终记得当地群众热切的眼神,并许下承诺:“大伙放心,我们一定会把医院办好。”
可不到半年,沈坤生了大病,需要回昆明住院治疗。与此同时,年轻同事觉得离家远、不适应等,纷纷动起回去的念头。在多种因素制约下,总部医院不得不撤掉畹町分院。
畹町分院人去楼空之际,42岁的沈坤也面临走还是留的抉择:回去,发展前景更好,家人也需要他;留下,则意味着远离家人、收拾烂摊子。
没有人想到,沈坤这位省城来的医生最终不顾家人反对,决定即便单枪匹马也执意扎根畹町。为此,他放弃了公职,还想方设法自筹资金25万元办起畹町仁慈医院。“就连当时上初中的女儿也把自己的零花钱拿了出来。”
沈坤说他的理由很简单:“承诺的事情就要兑现,不然对不起这个地方的老百姓。”
沉淀一颗医者仁心
在沈坤的办公室里,一份《来自基层群众的心声》的信件显得格外醒目:“我们来自畹町周边村寨,我们想代表老百姓和政府说说大家的心里话。十几年以来在我们身边一直有一所为我们而办的医院,那就是仁慈医院,有病上仁慈医院已经成了我们的习惯,在我们的心目中,仁慈医院就代表着党和政府对我们群众的关怀,他们为我们这些贫困老百姓做了太多的事,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仁慈医院是我们的依靠……”
随手打开的一封封感谢信,暖意扑面而来。而这些文字朴素通俗的书信后面,是密密麻麻大约五百个群众签字和红手印。他们想以此恳请政府进一步加大对仁慈医院的重视和支持,帮助医院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沈院长的好我们记在心里可也疼在心里,”一位曾在仁慈医院就医的畹町居民说,他来到畹町时是个英俊的小伙子,一个人忙前忙后20年,现在已经两鬓斑白了,“我们十里八乡的病都好了,院长也老了”。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畹町仁慈医院长期面临招人难、留人难的困境。沈坤干脆自己培养有志于提升边境医疗卫生水平的人。“我一直希望我们与公立医院能有更多交流,医资力量上能够相互共享,这也是我几十年来的愿望。”沈坤说。近年,一些外地医生、医学生在畹町仁慈医院的感召下主动加入,他们中不少已成为各科室骨干。数十年如一日,无论外部环境怎样变化,沈坤始终扎根边境一线办医行医,践行服务两国边民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