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3年,

风向似乎变了……


(资料图片)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连续召开两次座谈会,释放重要信号。

首次明确:“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强调“坚持稳中求进、走小步不停步”,“推动防控措施持续优化”。

一、“放开”

准确地说,就是“稳中求进、走小步不停步”。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大城市已迅速对防控措施作出优化。

12月2日,被调侃“自愿静默”的重庆也“逐步放开”,正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人们熟悉的“烟火气”逐渐回来了。

12月3日,重庆各大商圈主要商业体、餐饮店、专业市场、“五小”门店等陆续复市,引来市民购物、用餐、休闲。

很多重庆人似乎还没“醒豁“过来,

就这样”雾独独“的解封了。

二、背景

三年了。

从武汉通报第一例“不明原因肺炎”起,到今天,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已经硬扛了3年。

到今天,奥密克戎致病力已大幅降低。

95%为“无症状”或“轻症”,重症和危重病例很少。

到今天,经济下行压力越来越大。

大量线下小微企业陷入生存困境,有的民众面临生活困难。

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逐渐上升为重要矛盾,放开的呼声逐渐成为重要民意。

三、难题

国家硬扛3年后,

我们可能正从一种困难模式切换到另一种困难模式。

人们的心态变得更加复杂脆弱。

“解封了”,莫名感动,好像又不敢动。

老年群体会不会面临更大风险?

老胡调侃“进入了较为危险的年龄段”,声称“做好了思想准备”。

截至202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7亿。

这个群体抵抗力相对较弱、疫苗接种率相对较低,且多伴有基础性疾病,重症率、死亡率要远高于年轻人。

医疗资源会不会出现挤兑?

网传“一名‘阳性’孕妇瘫痪了整个妇产科”。

“急诊和发热门诊被‘诊’疯了”。

医院会不会成为大规模感染的重灾区?

医疗系统会不会一次又一次”诊“瘫痪?

医患之间会不会产生新矛盾?

邻里之间会不会产生新矛盾?

如果你“阳”了,你是选择居家隔离还是集中隔离?

如果你的邻居“阳”了,你是希望他居家隔离还是集中隔离?

核酸检测会不会产生新焦虑?

网友调侃“非必要、不核酸,核酸点、一点点,排长队、要自费”。

四、责任

进入“后疫情时代”,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网上段子说:“要想防护好,口罩随时戴,酒精兜里揣,连花清瘟最可爱。能避免染上就尽量避免染上,晚一天染上总比早一天染上强。”

医疗机构必将肩负新责任:做好应对最坏情况的打算。

政府部门面临新挑战:

在新的困难模式下,

如何更好落实第九版、坚持二十条、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如何更好实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目标?

面向未来,如果放开,一定不会是由“困难模式”直接切换到“岁月静好”,不过是换了打法、改了战术。

迎接新的战斗,每一个个人、医疗机构、政府部门,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

未来未来,未来已来。

张文宏说,未来对新冠病毒流行的控制,可能不在于核酸清零,而是将病毒的致病率降到非常低的水平。

应对人类不多见的疫情大流行,“坚持稳中求进、走小步不停步”,推动防控措施持续优化,或许是当前最积极最明智的选择。

在这样的选择下,“解封”不等于“解防”。

“解封”,可千万别疯。

“放开”,可千万别“放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