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7月8日,农产品质量安全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由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创新联盟和国家绿色优质农产品产业联盟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承办的。会议指出,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要常抓不懈,要从标准、监测评估、监管、农产品品质提升、人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要着力解决部分品种农兽药残留“老大难”问题,大力推动农产品高质量供给,推进法律制度新要求落地。农产品质量安全学科体系应聚集科研院所、各大高校以及相关企业的科技力量,聚焦重大科技任务,开展联合攻关,不断研制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新装备,努力提出科技技术解决方案,服务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我国农业的市场竞争力,保障人民生命健康。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近二十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研究体系不断完善;培养和造就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一大批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创新人才;在快速检测、过程控制和风险评估等方向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在重大活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突发应急事件处理、消费指引等方面提供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技术支撑服务工作,为保障我国农产品和饲料质量安全的科学监管、推动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整体水平和科研实力大幅提升,但仍存在着差距。
针对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学科发展形势,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提出期望和要求。他表示,面向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农产品质量安全学科肩负更为艰巨的任务和职责。要聚焦国家农产品优质安全和营养健康重大科学问题和产业问题,进一步确定发展定位,继续调整优化学科方向,做好学科顶层设计,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创新上尽快取得新突破。要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学科的未来发展需求,加强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学科群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中心等重大科研平台的条件建设,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开放共享、运行高效的创新平台体系。要实行高端引领、重点支持、协同推进的人才培养政策,构建由顶端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储备人才四个层次构成的全方位人才培育体系。要面向全产业链,形成以安全、绿色、优质、营养为梯次的标准体系;开展农产品特征品质评价技术、构建农产品特征品质体系,推动农产品质量分级和包装标识,提高科技服务“三农”发展、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李培武分别以《中国预制食品发展趋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智能检测展望》为题作大会主旨报告。与会代表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风险评估、控制与溯源、标准物质以及品质评价等科技创新、学科建设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农业农村部、中国农科院等有关单位,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领域科研机构、高校的领导和专家,以及质标所代表参加了会议。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