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这对于在农村工作、致力于与乡亲们共建美好乡村的“新农人”来说,是极大鼓舞。”日前,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咸宁赤壁市娴子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田淑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田淑娴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家乡赤壁市中伙铺镇安丰村办起生态种植养殖基地,运用科学手段形成“稻虾鸭”生态产业链,建有生态农业实验室、田间微生物培养室、配备自动菌藻喷灌和禽蛋加工厂,打造养殖池高效菌-藻-虾-鸭-稻生态系统,以菌治菌,生产出优质农产品。她的愿景是,中国千万亩的稻田,土壤越种越肥。
她在种养工作及调研中发现,耕地质量保护具有较强的基础性、社会性和公益性,培肥地力需要较大的前期投资。但耕地保护补偿资金仍发放给原土地承包农户,随着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实际种粮人没有享受到政府相应的耕地保护补贴,不能真正激励经营者。如果流转期限过短,降低了投资回报预期,加大投资风险,经营者倾向选择短期的种植管理行为。当农地的直接使用者缺乏保护积极性时,耕地质量将难以保持和改善。
田淑娴认为,地力保护与提升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是耕地质量保护的实质受益者,要进一步提高他们对耕地保护的认知、意愿、技术能力水平,发挥耕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
对完善地力保护与提升,田淑娴建议,制定地力评价标准,对田块地力动态监测评估,并向经营者精准推送有利于提升地力的耕作指导。强化村集体成员的耕地保护意识,积极应用绿色高效生产方式,监督、约束土地经营者对耕地生态的破坏行为。实施稳慎招商引资政策,对生态友好型的企业和个人,根据动态监测地力保护和提升的成效,在企业信用评价、税收、贷款等方面给予优惠。规范农地流转,保障经营主体农地经营权的稳定性,适当鼓励租赁双方签订长期合同,保障地权到期后经营者优先续期,建立农户与经营者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培训,提升耕地保护参与者的产业经济效益,创新耕地保护的适宜性技术,鼓励农业科研人员、农技推广人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产业园区等开展耕地保护的田间培训、技术帮扶,实现耕地保护的提质增效。对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动态监测,根据动态监测地力保护和提升的成效进行奖补。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何红卫 乐明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