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市卫生健康委召开全市卫生健康规划发展工作会。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为推进成渝地区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今年成渝两地将推行检验检查结果互认、跨界毗邻地区“120”应急救援、血液应急联动保障、电子健康卡“一码通”等8类16项民生措施。到2025年,成渝地区一体化公共卫生体系、品质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区域卫生健康协作高水平样板初步建成,“大病不出成渝”全面实现。

扩面开展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成渝两地在一体化发展方面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据市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比如在医疗服务同质共享方面,截至目前,成渝两地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互认项目由16项扩展至45项,医学影像检查结果由41项扩展至67项,1609家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实现电子健康卡“扫码就医”。


(资料图片)

据介绍,按照“机制一体化、平台畅通化、事项精准化、服务贴心化、区域协同化”路径,成渝两地正着力推进建设成渝卫生健康圈。“我们将建立完善重要医疗物资和药品试剂互济互助机制,联合开展跨地区疫情应急处置。”该负责人说,并在医疗能力、公共卫生、人才建设、科技创新等多领域开展合作,共同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共享人才专家库,共建一批临床重点专科群,支持医联体建设和跨区域办医。探索以“互联网+”等方式开展医疗信息共享和危重病人共治,联合开展跨地区疫情应急处置。

在便民惠民措施方面,落实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等8类16项民生措施。记者发现,这些措施与民生息息相关,比如重庆中心城区、万州、涪陵等29个区(县)和四川省成都、自贡、泸州等15个市扩面开展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在重庆、成都、绵阳试点开展适龄女孩补贴接种HPV疫苗服务;将“医师执业证书、护士执业证书、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纳入下一批川渝两地电子证照共享清单等。

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今年全面开工

据介绍,今年我市将全面开工建设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分别是江苏省中医院重庆医院(永川区)、江苏省人民医院重庆医院(綦江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重庆医院(两江新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庆医院(北碚区)。

除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外,重庆还将建设10个区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武陵山区域医疗中心(应急医院)、重庆三峡心脑疾病中心、合川区人民医院急危重症中心3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实施铜梁区中医院整体迁建项目、江津区中医院住院综合大楼项目,将两家医院建设为中医特色重点医院。

此外,我市还将推进重大附属肿瘤医院科学城院区等卫生健康领域63个2023年市级重大项目建设。

新建美丽医院7家、美丽基层医疗机构10家

为了改善群众就医的体验感,近年来,重庆大力推进“美丽医院”建设,已建成“美丽医院”66家。按照计划,今年将新建美丽医院7家、美丽基层医疗机构10家。

“我们将开展明察暗访复评工作,试行‘黄牌’示警和摘牌机制。”该负责人表示,在加强医疗质量、护理质量、医疗技术质量管理的同时,注重提升便民服务能力水平,充分应用信息化手段,提供门诊预约、问医咨询、导诊、信息查询等便民服务。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