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交汇点讯 “从高玲离世到今天,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在这一个月里,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她,无时无刻不在挂念她的家人,以及她在麻风病康复村的‘亲人’。”2月22日,“江苏最美志愿者”高玲同志先进事迹媒体见面会举行,南京海关所属泰州海关副关长陈松的一席话,再次震撼了现场所有人。在他看来,对于曾经朝夕相处的同事来说,追授高玲为江苏“最美志愿者”,既是精神的慰藉,也是莫大的鼓舞。
47岁的高玲,生前系泰州海关驻泰兴办事处工作人员。从2009年开始,高玲甘作麻风病康复老人们共同的“女儿”,只要有空就来村里为老人们洗衣服、剪指甲、打扫房间。她还连续11年请戏班子来演出,丰富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高玲的善行义举深深感染了同事和更多的人,2014年12月,所在单位成立高玲爱心志愿服务队,200多名志愿者加入其中。2022年5月,高玲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表彰为2021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之最美志愿者。
2023年春节前夕,高玲又一次赶到村里看望老人,帮他们料理家务。和往常一样,离别时,高玲拉着老人们的手说,“过完年我就来看你们。”可让老人们没想到的是,大年初一,高玲突发疾病离世。噩耗传来,康复村一下子陷入悲痛之中,村民们纷纷换下节日盛装,赶到城里,最后看一眼他们心中的“女儿”。
说起高玲,康复村里的每位老人都会立即竖起大拇指,哽咽着数说“女儿”的往事。“叶大爷日光灯管换一下”“季大爷床单该洗了”“多做几锅芋头烧肉”“买药棉,包扎伤口”……笔记本上记录着老人们的生日、爱好、身体状况、要办的事情,密密麻麻记满了6本。就是这些琐碎的小事,高玲一点点地做,一做就是14年。
翻看一张张照片,泰兴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马玉华对高玲背着一位老人的照片印象深刻。“麻风病康复村,一个让人谈之色变、避之不及的地方。高玲与这里结缘,源于2009年,从一次报道中,身为泰兴人的她得知,泰兴有一个麻风村,在村里做志愿者的山东大姐让她十分敬佩。于是,高玲也来到麻风村。”据马玉华介绍,麻风病康复者伤口破裂、皮肤感染是常事,高玲就专门向医务工作者学习专业护理知识,自备药棉、酒精、消炎药等护理用品,为老人们清洗、包扎伤口,防止感染,高玲成了村里的业余护士。
据好友曹茹介绍,高玲手脚特勤,同事都叫她“闲不住”。每到冬天,高玲的手就裂开血口子,在家里洗衣和在单位干活都带着手套,可她在康复村干活从不用手套,“在这里我如果用上手套,他们对我就有距离感,这会深深刺痛他们的自尊心,我作为一名志愿者,就是要将心和他们贴在一起,而不是作秀,敷衍,做表面文章。”得知一位老奶奶便秘一个多星期后,高玲挽起袖子用手指将大便一点一点抠了出来。
“佤丫头(我的女儿)来啦!老人们一看到高玲就特别开心,都喊她‘佤丫头’。”跟着高玲经常进村后,爱人渐渐明白了高玲坚持的意义:帮助别人,被人需要也是人生的一种成就。懂些水电技术的他,主动加入了志愿服务老人们的行列。随后,同事程为民、李小林来了,与海关同处一条街的修车工、水电工、饭店老板来了,帮老人们修理轮椅、更换水龙头、灯泡、开关,疏通下水管道,倒垃圾、修剪花坛……接过妈妈手中的扫把,接过妈妈喂饭的调羹,高玲的儿子从小便跟着妈妈做义工。2022年,儿子大学毕业进入中国铁建泰兴港务码头工作,一群铁建青年便一起穿上红色的志愿马夹,走进了康复村。
高玲去世后,同事们在她的办公桌上发现一张牛皮纸信封,上面写着:坛香鱼,总人数185,最大93岁,最小63岁……据程为民介绍:“这是服务队一年前开展的活动。当时,有100多个志愿者参加,规模十分宏大,全村的老人都吃到了坛香鱼。”爱心志愿服务队成员李小林表示,“高玲虽然离开我们了,但关爱老人的公益行动不会停止。我们准备近期实施一些关爱项目,以此来纪念、怀念她。”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赵晓勇 通讯员 徐路 沈凯
编辑: 董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