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昨日报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干啥的?》引发读者关注。“治个头疼发热、打个点滴还可以应付,一旦需要儿科、口腔科等专科诊疗就难满足需求了。”提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很多人这样说。记者近日探访芝罘、莱山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发现,来看病的人确实较少,与大医院人潮拥挤的画面形成巨大反差。

就诊“小高峰”过后,基层医疗机构更显“冷清”

“去年底,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出现新冠病毒感染高峰,那时候来我们这里就诊的人比较多,一天能有100多人,现在已经恢复到日常情况,每天接诊二三十人。”莱山区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说。


(资料图)

记者从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了解到,“冷清”是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这种基层医疗机构的常态,除了偶有小病患者来挂个点滴,一般都是社区内慢性病患者来开药,或者老年人来测测血糖、血压。

“一些乡镇或者距离中心城区较远的社区医院可能人流量多一些。”芝罘区东山街道卫生服务中心门诊主任王明光告诉记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的铺设,目的是实现小病到社区,为大医院减流,“但现在来看,距离那个目标还很远。”

破解引流难,社区医院纷纷开设特色医疗

从大医院“引流”难,一直困扰着基层医疗机构。

作为社区医院建设试点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纷纷增设特色专科、特色服务,增加各类设备设施投入,多方面提高综合诊疗水平。挂牌山东省社区医院的福山区清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介中介绍,该中心除具备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门诊、住院诊疗等综合服务能力外,还提供健康管理、康复指导等个性化签约服务。

而同为社区医院,芝罘区凤凰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断完善房屋、设备、床位、人员等资源配备,开设国医堂、残疾人康复中心、儿童脑瘫康复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特色服务科室。与此同时,其他社区医院也不断通过各种方式提升改变。

“即便如此,人流量依然没有明显增加。”在社区医院工作的郝女士苦笑着说。

居民对社区医生的信任度低

多位市民告诉记者,不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由过去的街道卫生院转型而来,而过去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水平低、条件差,给他们留下了不太正规的印象,虽然现在政府加大投入,条件改善了,可医疗设施还是不行,对社区医生的信任度低,因此生病后愿意去大医院的习惯难改。

此外,“高档药”少也阻止了一些居民就诊的脚步。因为社区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按基本药物目录开具药方,所以,一些患者眼中的“高档药”在社区医院买不到。

业内人士表示,双向转诊制度执行不力,一些该由社区医院负责治疗或负责的病人,还是“留”在了大医院。

YMG全媒体记者 张苹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王蕾

审校:赵伟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