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入冬以来最强寒潮在济南上线,气温下降,不仅人会怕冷,隧道、桥梁设施也怕“受冻”。冷空气来临,城市主干路、快速路上的隧道如何保温,都有哪些防寒措施?当日下午,记者探访济南二环南快速路隧道群,解码隧道防寒过冬的“十八般武艺”。


(资料图)

隧道发电机怕受冻

辅助加热堪比城市供暖

下午6点,记者来到龙鼎隧道东口配电室发电机房。机房内有一台绿色涂装的大型发电机,为隧道提供应急供电,当市电发生故障停电时,这台发电机能够发挥很大作用。记者发现,发电机侧面下部,有一根横向安装的不锈钢材质管道,摸上去有一定温度。

“这件管道式的设备是用来给发电机辅助加热的装置,保证机器在低温环境下能正常运行。”济南市道路和桥隧服务中心隧道服务部部长王胜礼告诉记者,发电机和人一样,天冷了,也怕受冻,被冻伤后,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转。为了保证正常使用,极寒天气,需要给发电机提前加热。这套设备自带加热棒和温度控制器,原理像家用的电热水器,给发电机加热后,发电机冷却液通过水循环管道为发电机提供热量。

“入冬之后我们给发电机恒温加热,让机器一直在恒温的状态下待命。”王胜礼摸了一下机器,对目前的温度很放心。这台发电机大多时间处于备用状态,只有隧道出现供电异常时才会开启。

据了解,为了让发电机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寒潮天气来临前,就会开启冬季辅助电加热功能。发电机加热的开启时间和济南城市供暖时间一致,居民区开始供暖的时候,济南城市隧道的发电机也开启了供热模式。

目前,济南主要的城市隧道有13座,气温降低前,开元、龙洞、转山、浆水泉、龙鼎、港沟、凤凰路、老虎山隧道的14台发电机也开启了辅助电加热。

管道也需要盖棉被

再冷就穿上“保暖衣

从配电室离开后,记者跟随工作人员进入了隧道。在隧道内侧壁上可以看到消防器材指示灯箱以及消防设施,夜间体感温度明显降低,对于消防管道来说,低温可能会对设备造成损坏。记者探访中发现,隧道消防管道上裹了一层厚厚的东西,像棉被一样。

济南的城市隧道运行有七大系统支撑,分别是供配电系统、隧道照明系统、消防供水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智能远程控制系统、隧道排风系统以及隧道报警电话和有线广播系统。“这几个系统中,消防供水系统受低温的影响最大,消防水管极易受冻,也是城市桥隧防寒的重点工作。”济南市道路和桥隧服务中心副主任马新文介绍,在济南的城市隧道中,二环南路上的隧道消防供水系统最易受冻,因地处济南城区南部,冬季这里的温度较城区低3到5度,往年出现极寒天气时,隧道内的温度低到了零下19度,导致消防支管出现结冰阻塞,部分区域出现管道破裂,严重影响了隧道消防安全。

隔绝冰冷空气侵袭水管是重点,为保证冬季隧道内消防设施正常运行,工作人员在隧道消防支管上增设了智能温控伴热设备。“所谓的温控伴热设备,就相当于给水管穿上衣服,戴上帽子,盖上被子。”马新文说,一般情况下,都会使用保温材料将水管包裹,给设备盖上一层厚厚的被子。

但若是气温非常低,长时间下来,“被子”仍然无法阻止水管结冻。盖被子还觉得冷,那就在里面加一身“自发热保暖衣”。仔细观察后,记者发现消防管道两侧安装了较长的皮带式材料。“为防止消防管道在长时间低温环境中冻裂,我们为消防管道在保温材料内加装了伴热带。”马新文称,伴热带可以在内部释放一定温度,配合保温材料给管道增加温度。

除了棉被和保暖衣,隧道防冻还有硬核设备—智能温控系统。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当前气温低于0℃时,系统自动为伴热带供电,进而对管道进行辅助加热,当气温高于0℃时停止管道加热。1套控制系统可为10处消防支管提供热能。

安安稳稳过冬

全靠这双明亮的“眼睛”

“把老虎洞山和石房峪山隧道衔接敞口段作为监控重点。”在二环南西段隧道群养护站,王胜礼在监控大屏下紧盯着每个画面,时不时地查看出入口的通行情况。

除了对隧道设施进行保温,入冬以后,应对寒潮及后期降雪,作为隧道管理“中枢大脑”的养护站全天候运转,24小时视频监控隧道运行情况。

养护站监控室在隧道运营中相当于“眼睛”的存在,对隧道情况进行监控和指挥调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根据情况进行处置。比如当隧道附属机电设备发现故障时,机电维保人员2小时内达到现场,24小时内完成维修任务,使隧道机电设备尽快恢复原有功能。此外,监控室值守人员需要实时关注天气变化,及时通过应急广播、可变情报板等方式发布提示信息。

王胜礼表示,入冬以后,需要定期对隧道内附属机电设备进行巡检养护,由专业技术人员对供配电设施、照明设施、通风设施、消防设施、监控与远程控制设施、以及各类相关软件系统巡检,对所有系统及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技术评定。

在养护站,记者看到大厅内堆放了各种除雪破冰工具以及警示工具。“寒潮来了,雪也就不远了。”王胜礼说,为了应对冷空气和后期降雪,他们提前配备了充足的融雪剂以及清理高空冰凌的专用工具,当雨雪天气来临时,巡查人员可以第一时间清理隧道内进出口积雪。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