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刀郎的《罗刹海市》新歌仅仅理解为对圈内那几位同行的嘲讽和反击就有点肤浅了。
十年前的刀郎曾受到圈内一些人的打压和挤兑,刀郎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自己当时心里很不舒服,感觉无法再这个圈里混下去,于是采取了暂时消失。
可以想象的到,刀郎一定有一颗有朝一日,重出江湖,用实力回击某些人的雄心,他也一定有这种心理创作冲动,不然也不会“十年磨一剑”的成就。
(资料图片)
我想,刀郎的十年隐身,只是对当时文艺、歌坛圈内的“内卷”的无奈和不满,这只是激发他写这首新歌的起因和由头。
由此,一定是让刀郎做了更全面、更深层次的思考,更多的是对社会现实、包括对文艺圈以及延伸到各行各业的“内卷”现象的思考以及更大能量地储备。
试想一下,如果这首歌仅仅是对文艺界那几位曾打压他的“大咖”的回击,也不会引起全社会如此广泛的反响和共鸣。
本人一向对文艺圈的情况不怎么关心和了解、更不熟悉,过去只是常常听到刀郎的歌声,但并不了解他还曾经受到一些当红歌星的排挤。
但,刚一听到他的这首新歌《罗刹海市》的歌词,就感觉这是一首对当今社会现实的嘲讽、充满正能量的歌曲。
这歌词像利剑、像匕首、更像鲁迅的杂文,解剖和讽刺了当今社会的现实。
“那马户不知道他是一头驴,那又鸟不知道他是一只鸡。勾栏从来扮高雅,自古公公好威名。”
一听到这歌词和带有极具幽默感的似曾相识民间曲调,就会立马引起生活、工作在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圈子的人们的共鸣和联想。
“他见这罗刹国里常颠倒,马户爱听那又鸟的曲。三更的草鸡打鸣当司晨,半扇门楣上裱真情。它红描翅那个黑画皮,绿绣鸡冠金镶蹄。可是那从来煤蛋儿生来就黑,不管你咋样洗呀那也是个脏东西。”
你说哪个行业、哪个岗位、哪个圈子没有没有这种现象、这种人?
真是一种超级的讽刺和鞭挞,听着“过瘾”、“解气”、“畅快”。听完之后,还能余音绕绕、引人思考、令人深思。
据说,音乐界一位曾经嘲讽过刀郎的杨某出来回击了,说什么:在某音上有几十亿人在合理的不合理地使用这首歌曲,你觉得可怕不可怕?可怕的是用你的偏差影响了这么多人。
也许他是自作多情、对号入座;也许是有些人的确是害怕了。
一句“偏差”是多么的无力和可笑!
难道这么多人都认可的歌曲,是“偏差”吗?
一首歌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据说播放量已达50亿以上,仅看这数字的确有些“可怕”。
但,可怕的不仅仅是音乐界圈内的那几个人。
可能还有不少人感觉“可怕”!
只有这样,刀郎的这首歌才起到了他应该有的作用。